淄博高新区石桥办事处的丰盈市民农园环境优美
沂源苹果入选北京奥运苹果
齐鲁网9月1日讯 (记者 户延明 通讯员 魏廷宝 王克鹏)近日,淄博市张店区吉田园都市休闲农业观光园等30家都市农业项目被淄博市确定为首批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区。记者在张店区吉田农业观光园了解到,这里针对城市居民开展土地认养,每亩地年收益超过1万元,是传统的粮食种植收益的4倍,都市农业的综合效益已经在淄博市见到效果。
近年来,在城市近郊,农业出现了边缘化的倾向。特别是在人均土地少、农业占GDP比重低的地区,传统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有下降的趋势。如何在都市和城市近效做好农业这篇大文章?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可谓是多赢之举,不仅可以为城市建设增添新的景观,生态建设增加新的效应,还可以提高群众的收入。因此,近年来,淄博市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着力推进城乡一体、统筹发展。
山东上水有机金银花示范园内繁忙的采摘场面
博山区池上镇上园茶场工人正在加工“鲁山青峰”系列高档绿茶
淄博是一个组团式工业城市,城乡交错、布局舒展,工业化水平高,发展都市农业空间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优势明显。特别是近年来,淄博市把结构调整作为发展主线,把节能降耗作为发展关键,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命门,涌现出张周路花卉苗木带、四宝山生态恢复绿化工程等一批典型。生态淄博建设筑起了发展都市农业的新优势,张店区玉黛湖生态乡村庄园、淄川区梦泉、博山区姚家峪、周村区萌山湖荷花生态园、临淄区桓公台生态园、桓台县马踏湖区、高青县鲁北花卉市场等亮点应运而生,折射出都市农业的发展之光。
淄博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确定全市发展都市农业的基本模式,研究确定配套的政策措施,为全市发展都市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淄博市科学规划农业产业布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势产品不断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了南部山区林果、中药材、越夏菜,北部平原优质粮棉、畜牧养殖和中东部蔬菜3大经济板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淄博市实施了以"建设农村殷实小康十大工程"和联片创建、联手共建为内容的"一个主体、两轮驱动"战略,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与此同时,淄博城郊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好,水、电、路、通讯等条件相对优越,发展都市农业吸引了大量投资和大批人才。 2010年上半年,淄博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5237元,分别高出全省、全国701元、2159元。全市基本形成粮食、蔬菜、林果、畜牧养殖四大支柱产业,67%的农户进入了产业化经营体系。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32个,面积突破100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三品"认证174个,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6%,其中"沂蒙山"牌红富士苹果被指定为奥运会、全运会专供苹果。生态农业带动了观光休闲型旅游业的发展,沂源县大打"中华大果园"品牌,建设了20多处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园,推出了8条观光采摘旅游线路,每年还坚持举办金秋系列采摘节等农业观光体验活动,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发展了旅游业,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可谓一举三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