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大明湖底发现唐宋车辙 济南城形成史或被改写

时间:2010-05-28 01:22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唐 宋时的两条车辙伸入大明湖。

 唐宋时的取水沟,现在依然保留完好。
  日前,考古人员在位于大明湖南侧的开元广场施工现场,发现多处包括车辙和取水沟在内的唐宋时期的遗迹。研究人员表示,这处考古发现很有可能颠覆大明湖和济南城的形成史。
  26日下午,记者来到考古发掘现场。在这处原有近代建筑较少、对发掘影响较小的区域里,济南考古研究所经过20天的发掘,除了发现部分唐宋时期的文物外,还发现了多处唐宋时期的遗迹,包括两层路面、一处砖砌取水设施和数条南北走向的大水沟。
  现场参与发掘的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仝艳锋博士解释说,“这证明,唐宋时期,济南南面的泉水就很丰沛。与南面地势较高处的趵突泉北路6号遗址、高都司巷遗址考古发掘相联系,唐宋时这一大片区域的泉水自南向北大量流过,然后一直向北。这些人工或者自然形成的大水沟,就是泉水向北奔流的通道。而这处砖砌的取水道,就是将沟里的泉水引到合适的地点利用的设施,那条当年的路面,存有经过独轮车反复碾轧形成的车辙,说明这里在当年是有先民生活的。”
  据介绍,“唐代路面”宽约2.1米,残留长约十余米,距离现在地表6.2米。考古人员认为,该道路在唐代即已形成,一直延续使用、叠压到宋代。道路中间有两道长期碾轧的车辙。道路的平面与沟渠的开口平面基本一致,方向均为南北向,可以断定该道路就是水面旁边的主要交通道路。
  考古现场发掘发现,唐代以上的深黑色淤泥文化层厚度约3.0米,距现地表约2.2米,时代跨度为宋代至民国时期。淤泥里面遗存大量的水生动物,如河蚌、螺壳等,还出土了少量的灰陶瓦片和瓷片以及数件豆柄、豆盘等。此外,这一文化层中还发现灰坑、水沟、道路等遗迹,发现陶盆、“开元通宝”铜钱等。
  考古人员认为,在宋代地面之上大量的淤泥层层淤积,从宋代一直堆积到民国时期,持续时间很长。这一淤泥层在初期形成过程中可能与本地区发生过水灾有关,而且淤泥层的底部发现了时代为汉代及更早时期的器物,可以断定洪水把附近其他地方地层中的器物冲积到本地区而形成了这种现象。“说明在宋代,水灾将地面在短时间内淹没后,此地从此就成为水面。”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认为,这一考古发现,对研究大明湖和济南城形成史具有重要意义。“什么人当时生活在大明湖边的六米地下?大明湖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时候形成的?济南的区域变革是怎么受泉水和大明湖沼泽地影响的?地下水位是怎么改变的?这些问题都可能存在颠覆性的答案。”

相关阅读
  • 正风反腐2015:山东上下形成学习宣传《准则》《条例》热潮
  • 山航航班紧急备降:乘客称被某组织绑了炸弹 有吸毒史
  • 山东新能源发电增长创历史新高 装机总容量达940.3万千瓦
  • 史上最激烈齐鲁德比今晚打响 巩晓彬:就是正常打
  • 济南出台“史上最严禁挖令” 新建道路10年不能挖
  • 黄河水抵达威海水库 胶东地区结束靠天吃水的历史
  • 济南2020年将基本完成城中村改造 目前尚有300余个
  • 济南燕翅山地面塌陷官方调查结果:前期采矿形成土洞

    • 上一篇:济南一“景观河”越改造越臭
      下一篇:青岛公务员面试方案确定 全省统一命题考三天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