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2斤爬虾 水占了半斤
离开这三家摊位后,记者拿出刚才买的三袋爬虾又仔细看了看,怪了,刚才明明看到摊主给装的爬虾,现在用手一摸,怎么有两袋爬虾下面出现了大量的水呢?随后,我们记者接着拿着这三袋爬虾来到了市场工商的公平秤处,和这里的工作人员一起看看这三袋爬虾到底有多少水。记者拿出在第一家摊位买的爬虾。先称了称总共的重量为一斤七两。
随后记者把黑色袋子里的爬虾拿好,开始往外倒水,然后,把倒出来的水放到公平秤上进行了称量足足有三两水。接着拿出了在第二家摊位买的爬虾按照之前的步骤进行了同样的称量,这个也是二斤多点,这个没有倒出来水。随后记者又拿出在第三家摊位买的爬虾,放在公平秤上连袋子一共二斤一两多。而这往外到出的水却让记者大吃一惊。倒出来的水竟然填满了整个塑料袋的底部,最后,记者把这些倒出来的水进行了称量,则有四两多。
这二斤多的爬虾竟然倒出了接近四两多的水,这哪是在买爬虾,简直成了买“水虾”了,这还不算在倒水过程中,洒到地上的一些水,算起来,这倒出的水的重量是够惊人的。在这三家摊位中,除了其中一家没有倒出水来,其它两家都不同程度的倒出了水,记者算了算,这两家一共买了近四斤的爬虾,竟然倒出了半斤多的水。接着记者又调查了几家卖爬虾的水产摊位,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摊主捞爬虾的方式是各不相同,有的是用网罩将爬虾捞出来,控水装袋,有的则是直接用手抓起爬虾就往袋子里装,那么这里面有什么猫腻呢?这些水究竟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揭秘:卖海鲜如此下阴招
当记者提出要买虾的时候,第一家摊主直接拿出了一个事先准备好袋子,没有经过任何漏网的过滤,直接把虾抓到了黑色不透明的塑料袋中过秤。这些爬虾本身所带的水分,加上这位摊主迅速的将这些爬虾从水中捞起,装袋,这些水自然而然的就被带到了袋子中。在第三家摊位前,同样是这样,这位女老板抓了大量的爬虾放到漏网里,但在这个过程中,这位女老板只是轻轻的抖动了一下,转身就装到了袋子中,这水也就跟着进去了。
之前的这个小把戏如果算是雕虫小技的话,接下来,记者发现的这个猫腻儿,就有点让人防不胜防了。猫腻二(特技字幕提示)在购买爬虾的过程中,记者事先都是要求摊主给称固定少量的爬虾,而这几位摊主却都显得格外的“大方”,就像不是自己家的东西一样,把爬虾拼命的往袋子里装,您可不要以为这老板是热情,其实是暗藏玄机。我们来回忆一下,记者在第一家摊主要了二十块钱的龙虾,这位老板却一下给记者抓了四十块钱的,然后记者再要求减少数量,这位老板便开始往外拿。同样,另外一家的女老板,也是大把的往漏网里装,而漏网本身就放在水里,所以起不到过滤水的作用,漏网里装的爬虾转身就被倒进了黑色的塑料袋里,随后这一称竟然一百多块钱,同样超出了记者要求的数量,而这时,这位老板几只几只的把爬虾从袋子拿出来,直到买家满意为止,各位,您看出其中的猫腻了吗?原来,单位数量的爬虾所带的水的质量的一定的,爬虾越多,水分越多,老板大量的往袋子里装,这部分水自然的就在袋子里了。而顾客买不了这么多时,老板便会几只几只的往外拿,这时所带出的水是很少的,(画面分屏)在镜头中我们看到,这位女老板,在往外拿爬虾的时候,手并没有离开塑料袋,目的很明显,就是把尽可能多的水留到袋子里,让您来买单。
除了以上两点外,据记者了解,这买海鲜学问还真不少,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摊贩用来装水产品的塑料袋都是黑色,而且是特大特厚的那一种,原本就压秤不说,要是在这里面弄点小猫腻那可真是防不胜防了。那么如何防止被这些小商贩给钻了空子呢。记者来给你支个招。在购买时,当商贩用黑色或者其他不透明的塑料袋装海鲜时,必须警惕有诈;一定要求对方拿从未装过东西的干燥塑料袋,能自己动手就自己动手。还有,在购买时不少商贩把滤干了水的海鲜会放到秤盘上称,在装袋的时候,打着为您着想的幌子,会顺手给袋里加些水或是冰,扎紧袋口才交给消费者,而这时,一定要睁大眼睛,不要被商贩的热情服务所蒙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