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记者赵杨通讯员粤纪宣统筹戎明昌
昨日,笔者在“广东省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工作现场会”上获悉,2007年1月至今年7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6418件,其中厅级干部96人,县处级干部789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5196人,其中党纪处分13027人,政纪处分4667人。移送司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直接作出刑事处理后交纪检监察机关作出党纪政纪处分的共2332人。通过查办案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9.48亿元。同时还为25958名受到错告、诬告的党员干部澄清了是非。
查处“一把手”2380人
2007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除配合中央纪委查处原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案,原深圳市市长许宗衡案等重大案件外,严肃查处了韶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叶树养严重违纪违法案,茂名市副市长杨光亮严重违纪违法案,省法院“11·13”系列腐败案,韶钢集团系列腐败案,新广国际集团重大资金损失案等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全省共查处“一把手”2380人。严肃查处金融、证券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等经济领域违纪违法案件,计849件915人。
在查处大案要案的同时,全省严肃查处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查处该类案件316件430人。认真查处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和直接侵犯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共查处该类案件7012件7302人。2009年全省乡镇办案率达88.5%,比2007年提高9.3个百分点。
2007年以来,全省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645件657人,查处工程建设领域案件447件463人。
挽回新广集团8亿损失
据悉,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追缴违纪违法涉案款物力度不断加大。在查处新广国际特大资产损失案中挽回和保全国有资产达8亿多元,韶钢集团案和杨光亮案均挽回损失上亿元。2007年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办案共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9.48亿元。
据介绍,省纪委每年都分别召开粤东、粤西、省直机关和省属国企四个分片办案工作会议。针对新问题新情况,省纪委建成了省市县三级网上信访举报统一平台,建立了与法院、检察、公安、审计机关相互移送案件线索的有效机制。采取指定管辖、异地交叉办案的方法,切断涉案人员的关系网。
目前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纪委已全部成立案件监督管理室(处),一些地区和部门建立上下联动、分片协作的办案“网络”。
市县28国土局长被查
省纪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从近年来查办案件的情况来看,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违纪违法活动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和趋势:一是领导干部特别是职务较高的领导干部成为发生腐败问题的“高危人群”,2007年以来我省被查处的地厅级以上干部超过百人。一些社会人员插手党政领导干部的任免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选举,寻找“代言人”和“保护伞”,或是当“红顶商人”。二是查出的大案要案,涉案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甚至达数百人,窝案、串案、案中案等群体性和地域性腐败案件明显增多。三是当前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和部门也出现了案件多发的情况。仅2007年来全省被查处市、县两级国土局局长就有28个。四是腐败分子作案手段不断变化。如有的腐败分子利用其高文化素质、精通法律金融以及资本市场运作等专业知识作案。有的行贿者用公款行贿,为了规避调查,在账上“变通”处理,或做假账,或设账外账,甚至无账可查。
省纪委通报12个“精品案件”杨光亮存款6500万证券1300万
叶树养案
2008年8月至12月,省纪委严肃查处了韶关市委原常委、公安局长叶树养严重违纪违法案,收缴叶树养个人赃款5500万元(含港币992万元、美元1.6万元、英镑0.5万元),其中涉嫌受贿犯罪1844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犯罪1614万元,省委批准开除其党籍与公职,司法机关正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