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罗湖桥上见证深圳香港两地变迁

时间:2010-09-07 17:05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羊城晚报记者许琛

  罗湖桥是一座宽敞的双层行人桥,跨过深圳河,连接着深圳、香港两地。作为深圳最早对外开放的口岸,全长不足50米的罗湖桥,是30年来深圳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见证。陈焕,62岁,广东韶关人,1968年开始在罗湖边检站工作,负责过境边检业务,一干就是19年。作为一个“最近”的亲历者,对罗湖桥两岸30年的巨变,他感受尤其生动深切。

  桥上初见牛仔裤、电饭锅

  罗湖桥在当年的深圳人眼里,是一座“通往世界的桥梁”。陈焕通过罗湖桥过来的港人第一次看到了牛仔裤,“那个时候,我们还特别羡慕那些探亲的港客,他们都带着收音机、电饭锅等这些新奇玩意。”在陈焕的记忆中,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一般只有香港人回乡,却很少内地人通过口岸去香港,有合法手续过关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偷渡逃港客。

  陈焕还记得,1968年,他刚到罗湖边检站时,整个站才有300多人,每天一共才接待几千人出入境,香港人返深手续非常麻烦。有时候节假日,甚至要早上8时前来排队,到下午4时关闸前还出不了境,得等到第二天早上8时。

  在深圳经济特区未建立之前,深圳只有罗湖和文锦渡两个陆路小口岸。1979年8月,随着蛇口港的动工兴建,深圳的口岸建设正式启动。随后,顺应蓬勃发展的经济需要,深圳改扩建了原有的罗湖、文锦渡两个小口岸。陈焕回忆说:“1979年,为了不让刚跨过罗湖桥的港商被‘呛’回去,蔡屋围到规划中的上步工业区2.1公里的碎石路面上铺上了沥青,这就是‘深南路’。”

  后来,陈焕的边检站专门成立了89人的签证大队,很快就跨越了日接纳上万香港人返深的客流量。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内地人经罗湖口岸前往香港的人也越来越多。陈焕还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他认识的一些深圳生意人,每周就要往来深港五六次,而一些港商开始也跨过罗湖桥来深投资设厂。

  十二载“两地人”生活

  1987年,在罗湖口岸罗湖桥前服务19年的陈焕转业到了人民保险深圳分公司人事科当科员。命运之手,始终将陈焕与罗湖桥紧密相连:1997年,他被公司委派到香港粉岭负责两地车牌的车辆保险业务。

  从此,陈焕每天往返于深圳福田的家和香港粉岭,至去年退休,整整历经了12年“两地人”的生活。最近几年,像陈焕这样生活工作在深港的“两地人”越来越多,“十二年里面,我在通关时都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有一个是做生鸡批发的,据说现在香港每10只鸡就有一只是他公司的”。

  陈焕说,更常见的是深圳人南下消费香港名牌,香港人北上深圳购买家用,已成为深圳河两岸最时髦的生活方式。上午喝过早茶后起身到深圳,玩保龄球、KTV后再吃顿大餐,已是港人节假日再寻常不过的选择。

  罗湖桥上的客流量令陈焕咋舌:上世纪60年代,通过罗湖桥的年均旅客量为80多万人次。香港回归之后,罗湖桥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改造后的罗湖桥采用全封闭模式,且进行了大幅拓宽,长100余米,宽达15米,于2005年1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目前,通过罗湖桥的日均旅客流量为25万人次,最高峰时达到39.5万人次,占全国出入境旅客量总数的近半。

  深圳巨变令不少削尖了脑袋才得到香港居住证的人竟萌生归意。“以前,全国按照地区分配往港居住的名额,广东尽管分到最大的份额,同时由于申请人多也是最难的。有些人为了方便去香港,提前几年就把房子卖了,住在深圳等。”陈焕有个亲戚1976年申请到了去香港的名额,但前几年深圳祖屋拆迁重建,他干脆用政府给的征地款在深圳开了一个饭店,生意火爆。

相关阅读
  • 香港马会援建“四川奥林匹克运动学校”在都江堰落成
  • 香港一酒店发生大火 百余明星逃生 一韩籍影星失联
  • 香港“外科教父”造假账 罚240小时社会服务
  • 民调称香港市民普遍支持撤“双非”婴居港权
  • 香港27个乡抗强拆违建惹市民反感
  • 诬告男警员非礼 香港一警员妻子被判囚4月
  • 香港候任特首梁振英将于9日赴京接受任命
  • 香港律政司回应新鸿基郭氏兄弟被拘:仍在调查

    • 上一篇:浙江台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原副局长涉受贿被诉
      下一篇:云南保山山体滑坡现场搜救基本停止(图)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