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东营黄河海港。海风将海浪推向岸边,狠狠地摔在防潮坝上。胜利油田工人张海森遥望着位于海洋应急中心院内的一块停机坪,“救上来的人都会从这里回来…… ”9月7日晚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作业3号平台在渤海湾浅海海域作业发生倾斜事故,36名作业人员遇险,其中 4人落水。经过紧张有序的救援 ,32名被困平台以及两名落水的工人陆续获救 ,有两名工人下落不明。记者第一时间赶往事发地,走访被困工人和多名救援人员,以期还原事件的整个过程。
■9月7日18:52“出事了!36人遇险”
9月7日18:30,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海洋石油船舶中心前线调度室。孔祥德如往常一样坐在值班室里,这一天,他不停地观测着海域的天气情况。随着夜幕的降临,他的心也不自觉地有些忐忑。
18:52,桌上的电话响了……“三号修井平台出事了,倾斜45度,原因不明,上边有36人……”电话是井下前线值班室打来的,电话那头的声音急促,孔祥德猛地站了起来,“该死的‘玛瑙’!”尽管前方报告的是“原因不明”,但孔祥德似乎有了答案。汇报,请求启动应急预案。
20:43,孔祥德值班室里的电话再次响起,这次的消息让他更加坐立不安:“平台船首已经进水,井架倒塌,已发现有人落水。”
就在当天,在距东营黄河海港以东5海里16平方公里的海域,胜利油田、东营公安边防支队等部门举行了渤海湾海上安全、溢油与人员救助联合应急演习。
■9月7日18:50“空调外机救了我”
同样是9月7日18:30,胜利作业3号平台,工作了一天的孙福利(化名)和工友正张罗着晚餐。
18:50许,捧着自己的饭盒,孙福利走上了一个楼梯,准备到二层找个避风的地方吃饭。就在迈了几步楼梯后,作业平台突然一阵剧烈晃动,有着4年海上作业经验的孙福利脑子里瞬间一片空白。
“当时身体严重失衡,在楼梯上根本站不住,整个人一下子横了过来。我摔倒在楼梯上,脸先着的地。”慌乱中,孙福利用双臂搂住了一个长方体,他摸了摸,是二楼房间的空调外机。
孙福利听到有人在喊,听见瑟瑟的海风夹杂着叮当、轰隆的各种声响。几分钟后,回过神来的孙福利感觉到平台还在缓缓地倾斜,他看到不远处几名工友正在以匍匐状态往斜面的高处行进。他慢慢地松开空调外机,和大家一起往船尾爬过去。在爬行的过程中,平台上一些未完工的钢筋成了大家的“救命稻草”,每触摸到一根钢筋,大家都会聚在一起相互扶着查看人员是否全部到齐。
当大家聚集在斜面最顶端的时候,发现少了4个人。“我们隐约听到海里有人在喊,但听不出是谁的声音,我们也喊,但没有任何办法……”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强烈的海风仍在耳边呼啸。当海风由凉变冷再到刺骨的时候,孙福利哭了。很快,工人们看到了远处驶来的救援船只……
然而,救援船却没能将被困工人们带离无尽的惊恐和寒冷的黑夜。
由于风浪太大,救援船无法靠近平台,为了保证平台上被困人员的安全,救援直升机成为当前唯一可能的施救途径。
“我们相互抱着取暖,救援人员告诉我们不要慌,我们一定会获救。其实大家更担心的是失踪的4名工友,我们知道他们可能落水了。加上后来海里隐约的喊声也没有了,我们更害怕了,大家不停地喊着他们的名字,不停地喊……”孙福利说,就在救援船无法靠近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要在这个斜面上过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