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6月28日电(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刘文国)贵州省施秉县恒盛有限公司195名工人不久前被确诊为矽肺病,这一数字创下了企业一次性检出矽肺病人数全省之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家高污染企业竟是当地“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范。
这个风景秀丽的处所为何呈现如此重大的职业迫害事故当地政府、安监等部门为何容忍这样的企业“带病”运行十年之久记者就此问题进行了追踪。
高污染企业竟成“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典范
施秉县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一个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县,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所勘定的9个景区当中,在施秉县境内就有上舞阳、下舞阳等5处。然而,这个县的工业企业相对较少。
据懂得,恒盛公司始建于1999年,是当地政府通过隆重的招商仪式从湖南省请来的企业。公司最初成立时只有两台冶炼炉,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全方位扶持下,到2004年,冶炼炉已达34台,年设计生产才能达12万吨。
公司有关负责人说,恒盛公司是以生产工业硅为主的民营企业,公司这一生产范围在亚洲单个生产企业中产能最大,公司的幻想是把施秉建成“亚洲硅城”。
据懂得,1999年至2004年,恒盛公司就为当地实现利税1.4亿多元。近年来,这家公司每年给当地政府缴纳税收三四千万元不等,因此,恒盛公司不仅多年被贵州省授予“先进企业”称号,还被省国税局、省工商局评为“诚信纳税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等。去年10月,在施秉县“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运动中,这个企业还成了当地“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好典范。
然而记者采访发明,这个在当地政府眼里“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好典范,实际是个不仅以就义职工生命健康,也以就义当地资源、环境为代价畸形发展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企业每生产一吨工业硅,平均耗电1.3万度,电费成本占公司生产成本的比重通常都在50%以上。
不仅能耗高,污染严重也是贵州恒盛公司一大特点。来自贵州余庆县的工人何国爱说,公司只要正常生产,厂区里就是灰尘弥漫,冶炼炉台上的积灰,“一星期就能没翻脚背”。
与公司仅一墙之隔的施秉县南门村小河二组村民罗显群说,恒盛公司只要正常生产,村民们就基础看不清天上有没有太阳,厂里飘来的粉尘,有时简直像下雪一样,菜怎么洗,盆底下还是有积灰,家里门窗都关上了,这些细粉也能钻进屋来。
黑幕曝光:督查组、调查组进驻公司
按照有关规定,恒盛公司这样的粉尘高污染企业,从建厂之初就该采用综合防尘措施和无尘或低尘的新技巧、新工艺、新设备,作业场合粉尘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公司在可行性论证阶段,要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迫害预评价报告,“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建设。
与此同时,公司职业病防护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应用。
然而,记者采访发明,由于是当地政府招商请来的重点企业,这些法律法规到了恒盛公司这里,都没有得到履行。在某些领导的庇护下,恒盛公司职业卫生的安全监管完整被丢在一边。
由于长期在粉尘环境中作业,这个公司的工人早在2006年就呈现头晕、气闷、乏力等症状,有的工人不能持续上班,只好辞职回家,但公司并未给予应有的器重。
2008年至2009年间,这个公司给部分职工开具了31份职业迫害接触史证明,经贵州省疾控中心进一步诊断,这些工人中姜仁生、刘克喜等5名工人被确诊为矽肺病,另有部分职工被请求进行半年或一年医学观察。
诊断成果出来后,贵州恒盛公司仍未给予器重,诊断请求进行半年或一年医学观察的部分工人盼望公司一次性补偿2万元,自己回家种地,与公司再无任何关系,公司也只批准给1万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