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这趟车不就图个便宜嘛”
昨日11时,北京站第113号站台上,黄绿相间的1461次列车已清扫一新,静候南下的乘客。10多分钟后,扛着编织袋、大皮箱的旅客纷至沓来;各路“火车迷”举着照相机对准车厢狂拍,头上大汗淋漓。11时57分,4号车厢列车员成建中扯着嗓子,将挤在门口的乘客劝导至过道处,关上车门,列车拉着务工人员、学生、老人等低收入人群缓缓跑动起来。
车厢毫无意外地超员,很多乘客都坐在过道及车厢连接处,往前挪一步都很艰苦。“往里走,往里走,里面还空着。”54岁的成建中不停地召唤着旅客往车厢里面走。“上了车就意味着可以到家了,心情一放松,随便一站就不愿意走了。”成建中已经跑5年1461次了,对乘坐这趟车的旅客心理非常懂得,“大多是安徽、山东一带的打工者,挣钱不容易,坐这趟车不就图个便宜嘛!”
最多一趟拉4000多人
1461次给昆山、苏州、无锡等站都预留了车厢,但车到南京,就不可能再有一个空座了。“这趟车定员1866人,超员是正常的。”成建中说,最多一趟拉了4000多人,仅在徐州就上来2000人,他还是从车窗爬上来的。由于多是务工人员,行李也相对较多,衣服、被褥,甚至锅碗瓢盆都有,行李架上堆得满满当当。
成建中挨个座位给乘客规整行李,底本货架上不见空隙,经成建中三下两下的排列组合,硬是将过道上的包裹都收起来了。半节车厢走下来,成建中的头上已经冒出了细细密密的汗水。
列车行驶到沧州附近停了下来,车厢的温度计显示32℃。成建中提着铝质水壶询问乘客要不要凉白开。悬在头顶的老铁扇一刻不停地工作着,可仍挡不住滚滚热浪。胡子花白的老人笑谈如今的北京与30年前不同,提着电脑包的小职员旁若无人地说着股票和定投……这样的场景是成建中再熟悉不过的了。
数分钟后,“隔壁”轨道上,一列快速列车飞奔而过,车厢一阵松动,让车的1461次又出发了……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刘泽宁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韩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