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置一区已经具备入住条件,有些居民没事就来看看。(记者吉祥摄)
人物:安置区居民宋传武、胡爱荣、金师傅
挑好户型后,64岁的彭庄村民宋传武没事就会到高铁站房北邻的安置一区看看。“房子挺好,还有学校、医院,听说以后还要建地铁。”说起周围的配套设施,宋传武很满意。
□本报记者 吉祥
为配合京沪高铁建设,两年前,宋传武家的平房连带8亩耕地都被征用,成为槐荫区13万拆迁大军中的一员,原先靠种地为生的宋传武,如今在离安置一区仅百米的一处工地上做瓦匠,“不用再管麦子和玉米棒子了”。“一天50块钱,还行啊。”宋传武吸了口烟,视线还是没离开安置房。“一家8口人,分了320平米,我要了两套120平米的,还有一套80平米的。”宋传武挠了挠头,又定神想了想,“我还没进去看过,这房子里面应该不错吧。”
小董庄村民胡爱荣在经十路一带跑运输。“婆婆一直想看看房子长啥样,准备这两天带她一起去看看。”胡爱荣说,老房子是平房,两年前就拆了,一直在外面租房子住,前段时间选好户型后,她就琢磨着选个楼层高点的,“高层住着舒服,还可以用电梯,肯定比以前的房子强点。”
“这房子不错,都是朝阳的。”安置一区保安金师傅说,屋子的户型很好,采光足。安置一区承建方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安置房均为18到32层的高层板楼。记者走进一栋安置房,一楼入口处的楼宇对讲系统已经安装完毕,楼内两部电梯也可以使用。每户的防盗门、暖气片、窗户、抽水马桶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居民搬来就能住。”这位工作人员介绍,安置房户型分为60平米、80平米、120平米和160平米4种,户型均南北通透,客厅有大的落地窗户,保证采光。
安置一区内崭新的健身器材也已安装完毕。为了保证居民停车,小区内建有大型停车库,车位1000多个。
槐荫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孟宪伟说,安置房的配套设施建设非常齐全,“不仅有公交,将来还要建地铁,周围的配套设施标准都很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