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面临灭亡
据李世忠介绍,东阿阿胶总产能为3000吨阿胶,按3斤驴皮出1斤阿胶,每张驴皮约4-5公斤盘算,约需驴皮180万张以上,但现在东阿阿胶每年能收到的驴皮只在130万张,每年阿胶产量在2000吨左右。
查看东阿阿胶年报可知,2004年该厂曾达到2204吨最高产量,此后便常年保持在2000吨左右的范围,有的年份产量只有1800吨。
鲁建辉就告诉记者,他们宰杀的毛驴全部被东阿阿胶在不同季节按不同价格收走,他甚至认为其他阿胶厂只是东阿的分厂。
东阿阿胶总经理秦玉峰告诉记者,他们曾试图到国外收购驴皮,像澳大利亚、埃及,但澳大利亚有严格的动物保护法律,埃及则面临不同国家的宗教、民族习惯,加上进口时严格的动物检验检疫,致使进口成本居高不下,最终只得放弃。
从2002年起,东阿阿胶陆续投资2亿元在全国建起13个养驴基地,但对于13个基地如今的发展范围等具体数据东阿始终不肯流露。李世忠告诉记者,因为涉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所有数据均以年、季报等公报为准。此前,曾有媒体流露东阿阿胶的养驴基地进展并不幻想。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阿胶行业造假几乎成为“常态”。
8年前,媒体曾报道山东一家老牌阿胶企业用马皮充当原料,引发行业危机。
时隔8年,阿胶造假再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6月初,阿胶行业内一些小企业用牛皮、马皮及驴皮下脚料生产阿胶行动再次被媒体曝光。东阿阿胶总经理秦玉峰告诉记者:“那几天我们400电话都被打爆了。”
政出多门是阿胶造假的一个重要原因。据记者懂得,多年来山东聊城药监局几乎每三天就会收到一份来自全国各地工商、药监等部门的“协商函”,请求查处假冒的阿胶企业;而东阿阿胶每年用于自己企业产品的打假费用超过1000万元。
由于阿胶兼具中药“药食同源”的特征,东阿阿胶出产的阿胶为国药准字号产品,但一个阿胶食品企业也可以在县一级完成注册,并不需要申请医药监管部门批准。这样一种局面造成阿胶行业的混乱,乱局长此以往,很有可能导致阿胶这一传统的中药行业逐渐灭亡。
让1000万贫困农户收入翻番
李世忠告诉记者,自2006年起他们就开端不停地向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及国家农委等部委提出建议,盼望国家出台相干政策像支撑养牛养猪一样支撑农民养驴。
这些政策包含国家应当在技巧配种、种驴引进、基础母驴引进方面供给补贴,国家要在毛驴产业的研究方面投入资金。他说:“现在只有我们一家在研究,但养驴应当有国家的投入。”
他否定如果国家投入将重要使东阿阿胶受惠的说法。他说:“受惠的不是我们,更重要的是行业,是养驴的农民。”他介绍说,现在重要是偏远地区的农民养驴,涉及大约1000万户,多养一头毛驴就有可能使农民的年收入翻一番。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农村贫困人口在4007万人,虽然养驴的1000万农户与4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并不完整重叠,但现在养驴发达地区基础在边远省份的贫困地区却是不争的事实,根据东阿阿胶的测算,养一头驴,年收益大概在980元左右,如果是贫困家庭,一头驴的年收益可基础实现收入翻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