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报7月3日讯(记者 王倩)3日下午2点左右,王舍人镇北滩头村附近的一处水闸,成了十三岁翔翔(化名)最后游玩的地方。和同龄伙伴们一块在水边玩,翔翔落入2米深的水沟里,不幸溺水身亡。
今天下午4点半左右,记者赶到翔翔落水的地方,这是条南北向的水闸,横过中间的一条马路。附近十几个村民还在旁边议论着刚刚发生的惨剧,“太可怜了,刚刚十三岁的孩子。”一位村民说,今天下午4点多的时候,就听见几个孩子的哭声,等出来的时候,便发现七八个大人都在水里,“当时头都蒙了,坏了,有孩子掉水里了。”
村民告诉记者,孩子掉到水里的时候没大人在场,“翔翔和几个同龄的伙伴一起到附近玩,除了翔翔,好像还有四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孩子们玩耍时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人能说清楚,“有人说当时他们几个打赌谁敢下水,可孩子们都吓得快傻了,谁还能记得清当时的情况。”大家能够确认的事实,是翔翔从水闸的北边落水之后,其他孩子见事情有异常,连忙跑回村子叫来大人,几个壮年下水寻找孩子将近一个小时,才从水闸南边一处乱树枝堆里,找到了翔翔的尸体。
“这几天下大雨,沟里的水明显比平常多了。”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下水找孩子的人上岸后说,水几乎有两米深,一脚踩下去都踩不到底,这么深的沟,加上翔翔“平常水性又不大好”,才酿成了这出悲剧。下午5点,翔翔家门口站满了人,一位邻居说翔翔是用一辆三轮车拉回来的,“孩子的奶奶已经哭成泪人,孩子他妈在后面被人拉着,不敢让她靠近。”被带回家的翔翔放在了院子南边的一间屋子里,翔翔的妈妈用两床红色的棉被裹住他,跪在床边不停地用纸擦拭他的脸,她眼里已经没了眼泪,嘴里小声地喊着翔翔的名字,就像孩子还在睡觉要把他唤醒一样,虽然他的脸庞已经成了紫青色,一个小时前打捞上来时,120抢救时做的心电图已经是条直线。
暑假已经开始,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本报呼吁家长一定要看护好自己的孩子,给孩子们做好安全教育,同时也提醒孩子们,不要去陌生的水域游玩,对于一时的刺激来讲,生命才是更重要的。
■相关链接 溺亡是暑期“头号杀手”
暑假刚开始,各地都有关于孩子溺水死亡的新闻:浙江临海市3名中学生溺亡;榕城10天5名学生溺亡;广州三天7名学生溺亡……因为溺水导致学生死亡的事件年年都有,而且数量不少。教育部发布,近两个月全国有19名小学生溺亡,这还不包括中学生、大学生和学龄前的儿童。有关资料表明,溺亡是暑期学生安全的“头号杀手”。
据儿童安全网络发布信息表明,0-14岁儿童意外死亡中约有57%都是溺水引起的,也就是说,每10名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儿童中,有近6名是因为溺水身亡的。家长、孩子都要警惕游泳安全。
孩子私自游泳存在安全问题,不过,有大人在场的情况下稍一疏忽也可能发生溺亡。甚至有数据指出,88%的孩子溺水是监护人在场的情况下发生的。
■预防小常识
选择游泳点
应该为孩子选择有安全设施和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社区自行设的泳池,如没有配备救护员、急救药品,尽量让孩子玩耍时有大人陪伴。如果是专业游泳场馆也应选择孩子专用的泳池。儿童游泳最好有熟悉水性的成年人陪护。
别跳水
孩子们最爱抱个游泳圈往泳池里跳。跳水较容易受伤,一方面,一不小心可能撞上水池边,撞伤头部甚至颈椎,另一方面入水时动作变形,与水面发生巨大撞击,可能震伤内脏,造成肝、脾破裂,且跳水距离越高,危险越大。
(据《新快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