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济宁实际,强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加大落实利民惠民政策力度,确保出台的惠民政策逐一落实、承诺的为民实事如期兑现、有关民生的各项硬任务硬指标不折不扣地完成,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特别是对群众普遍关注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围绕确保任务落实、确保建设质量、确保分配公平“三个确保”,采取强有力措施持续加大推进力度,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中央今年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一项民生工作的硬任务,老百姓翘首以盼,全社会十分关注。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紧抓在手上,列为 “一号民心工程”摆上突出位置,从实际出发,为百姓着想,全力全速推进保障房建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议,深入建设工地现场督导,及时协调解决推进中的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千方百计破解资金、土地等难题,按时间节点扎实推进。
今年省里下达给我市的保障房年度建设目标为14240套,是去年任务的近3倍。为了惠及更多住房困难群众,市委、市政府决定在省定任务的基础上再增加10%左右,今年全市将建设15155套保障房,包括廉租住房2423套、经济适用住房6951套、公共租赁住房4269套、租赁补贴1512户,尽最大努力加快改善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从近期督查调度的情况看,截至6月底,已有26个项目、9184套保障房开工建设,占我市年度计划的67.3%、省下达计划的71.5%。
为确保高质量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市委、市政府实行了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资金土地保障机制和质量监管体系、分配管理办法,推动计划项目如期开工、在建项目按时竣工、竣工住房公平分配。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把保障房建设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并纳入对县市区的年度综合考核体系,严格落实了“一把手”的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建立了联合督导核查机制和周调度、月通报制度,每月对各县市区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实地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融资机制,目前筹集到的廉租和公租住房建设资金能有效保证全年需求,并坚持用地指标优先供应、项目审批急事急办,着力为保障房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制定落实了质量监管办法,在设计、建材、施工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并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确保质量安全、群众放心。牢牢守住公平分配这条“生命线”,出台了保障房分配管理具体办法,完善了准入退出机制,审核和分配房屋全部在媒体公示,接受社会全程监督,做到了过程和结果公开公平公正。
各县市区按照承担的任务,所有保障房建设项目都成立了指挥部,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包保、一套班子运作、一条龙服务”的运作模式,强力推进工程项目实施。目前,金乡、鱼台、汶上、泗水等县市区承担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已全部开工,金乡县利民小区206套1.1万平方米廉租住房,鱼台县402套1.48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汶上县422套1.27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惠民小区204套2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泗水县360套2.88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120套0.72万平方米廉租住房、273套0.58万平方米职工过渡用房,已形成建设热潮。其他县市区的建设项目也都在加大力度、加快实施。兖州市199套廉租住房、400套公共租赁住房,曲阜市450套公共租赁住房,邹城市300套廉租住房,梁山县330套经济适用住房,全部开工建设。嘉祥县、北湖新区、微山县通过一次性的规划选址,可满足二至三年的保障房建设用地需求。市中区、任城区和济宁高新区、北湖新区共承担中心城区3862套保障房的建设任务,目前市中区凤凰.怡居家园、任城区红西佳苑、济宁高新区绿色家园、北湖新区顺河佳园等项目均已奠基,正陆续开工建设。
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9月底前今年所有保障房建设项目必须确保全部开工,连同结转项目到年底前竣工率必须确保达到60%。依据目前全市的工作进度和不断加大的推进力度,我市有能力有把握如期完成省定目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