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大运河济宁段共有23处遗产点进入立即列入项目,分别为济宁枢纽(天井闸、金口坝),南旺枢纽(十里闸、邢通斗门遗址、徐建口斗门遗址、运河砖砌河堤、柳林闸、寺前铺闸、南旺分水龙王庙遗址),济宁东大寺,会通河节制闸群(靳口闸、袁口闸、通济闸、仲浅闸、师庄闸、枣林闸、南阳闸、利建闸),通惠闸,微山县乾隆御碑,会通河段主线,小汶河 ,中河段主线。另外,大运河济宁段上的太和桥、漕井桥、济宁河道总督府遗址、济宁浣笔泉遗址和泉林进入了“后续列入项目”。
记者了解到,为了保护好28处遗产点,我市将于今年11月前完成各遗产点段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今年年底前完成各遗产点保护维修规划的编制工作。在2012年5月底完成各遗产点保护维修和申遗河道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
大运河申遗对济宁是件大好事
据济宁市文物局负责大运河申遗保护工作的张骥主任介绍,大运河申遗对济宁是一件大好事。大运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之一,也是世界运河史上的里程碑,被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列为最具影响力的水道。
济宁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枢地段,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此次国家申报大运河为世界文化遗产,将为济宁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如果申报成功,将填补济宁市区没有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对于推动文化建设,丰富民众文化生活,宣传中华文化精华,提升济宁文化形象,增强济宁在全国遗产领域的影响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京杭大运河申遗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记者从7月9日召开的全市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会议上了解到,4月12日,国家文物局在江苏扬州召开的 “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初步确定了首批大运河遗产点名单,同时还确定了大运河申遗时间表,力争在2014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会议公布了首批 《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中,济宁的东大寺、南旺分水龙王庙等28处遗产点进入申遗预备名单。记者了解到,我市将在明年5月底完成各遗产点保护维修和申遗河道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