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依托全县供销服务网络,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探索走出了大田作物土地托管服务的新模式,实现了土地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市场化、集约化经营转变,大幅度提高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加快了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步伐,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近年来,针对农民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短缺、土地管理困难的实际,在坚持家庭承包基本政策不变和保障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汶上县全面建立起“政府引导、部门参与、群众自愿、合同管理”的土地托管工作机制,由县供销部门牵头,联合农业、农机及基层供销部门等成立汶上县土地托管联合会,负责全县土地托管工作的组织协调。各乡镇基层供销社成立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和服务队,形成了覆盖全县14处乡镇、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全过程服务的运营机制。县政府印发文件,鼓励引导合作社、涉农企业和农民开展土地托管,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县财政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集中托管土地千亩以上或集中连片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种植的合作社,每亩奖励30元。对形成百亩以上规模经营的托管土地,在符合立项条件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土地整理、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特色农产品基地、农业综合开发等相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依托土地托管联合会,在保证入社农民每年每亩收入700元到1000元底数的基础上,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参与分红的方式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加强与涉农企业集团的合作,极大提高了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目前,全县土地托管面积已近5万亩,新增农业产值987万元,促进农民人均增收415元,户均增收1108元。新增9000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年实现劳务增收1.8亿元。
为提升服务质量,该县土地托管联合会对托管土地实行种植品种、农资产品供应、农业生产管理、农副产品购销“四统一”,减少生产流通环节,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依托县供销系统16处农村农资直营店和175处农资超市的网络优势,积极开展农资统一配送服务。同时,组织成立机械合作社和专业技术队伍,进行规模种植、机械化作业,使托管土地机械化生产率达到100%。定期邀请农业科技专家对生产进行技术指导,推行专家种植模式,今年,“托管”小麦亩均产量达1192公斤,比全县粮食平均亩产净增182公斤。面对县内企业每年农民工缺口5000多人的现状,县合作社在与托管农民签订托管合同的同时,对16-45岁的托管农民登记造册,建立劳动力资源库,积极开展免费定向培训,根据劳动能力和技能,实行统一输送、优先安排,确保实现100%就业。
汶上县立足4.8万亩托管土地的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截至目前,全县建成了1处5千亩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1处5千亩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种植基地、3处千亩以上特色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开发出13个经省级部门认证的无公害产品、2个绿色产品、5个有机食品,大大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县供销社利用与利生集团合作的机遇,成立了联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绿叶”牌馒头成为齐鲁知名品牌。目前,全县因土地托管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55家,已经形成粮食、棉花、蔬菜、中药材、核桃等五大农副产品深加工体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