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8月25日消息,台湾《旺报》发表学者评论蔡英文两岸政策的文章,表示如不承认“九二共识”,台湾安全缘木求鱼。全文如下:
民进党的蔡英文主席公布其外界催促已久的“十年政纲”之两岸经贸与“国家安全”战略篇,这是自从她在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两岸政策思维以来,比较完整地描述其两岸政策的文件。
两大假设并非现实
从两岸经贸篇来看,基本上延续以往所提出的“和世界一起走向中国”的想法,并没有任何“新思维,新视野”,这一命题的背后,代表了对国民党现行的两岸经贸政策的否定,其实任何从事经贸的官员、业者或学者都不可能在全球化的经贸趋势下,只想两岸而忘了国际,民进党和国民党的经贸策略,只有策略选择和途径选择的不同,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其次,民进党根本上忘记了政策的可行性,国民党选择“由大陆走向世界”,就是因为在现实的全球经贸格局下,这是目前台湾在发展策略,最可行、最便捷的道路。
从“国家安全”篇的论述来看,共提出了建构台湾安全的5个核心理念,而全部的理念,立足在两大假设之上:一是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二是大陆“威胁台湾的主权”。然而“台湾自认为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但现实主义下的国际格局,并未认定此一事实,所以在“十年政纲”中,许多的政策主张,基本上只有内销的效果,例如“巩固与美国之战略伙伴关系”、“强化与亚太国家之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区域安全事务,加强区域安全合作交流”等就只是自说自话的主张;至于大陆威胁台湾“主权”的问题,这就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大陆威胁台湾的“主权”,则在“主权”议题没有解决或暂时妥协的情况下,所谓“互利的战略思维”、“两岸和平稳定互动架构”,以往民进党也有相同的呼吁和主张,过去做不通,如今又如何可行呢?另一层面,就涉及当今两岸关系的核心:“九二共识”的问题。
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与国、共两党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九二共识”,民进党认定在1992年两岸两会在香港会谈时,从谈判到破裂,再到双方传真往返,最后双方并没有达成任何默契,双方就可以在1993年4月启动“汪辜会谈”,但从当年双方传真文件来看,双方显然是有默契才能启动谈判,这是行之未远的事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