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提案得到批复 记者上午追访任务教导均衡指标 30多项政绩考核细则正在制定中 教导均衡将挂钩政绩考核
本报讯(记者周超仲玉维)记者今天上午从有关方面获悉,本市将建立中小学生课业累赘追踪制度,同时将任务教导均衡发展的指标作为评价和考核区县政府、教导行政部门及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
今天上午,记者从市政府教导督导室相干负责人处证实,目前,任务教导是否均衡将纳入“政绩考核”的具体细则仍在制定中,具体如何根据均衡程度来考核政绩,还要根据不同区县的自身发展和实际情况来断定,这一做法,将转变过去以“升学率”为重要考核指标的做法,更利于实行素质教导。
据懂得,市政协委员蔡劲的“关于中小学减负和教导资源公平配置”的提案已获答复。
蔡劲在提案中表现,中小学生课业累赘过重众所周知。“减负”天天喊就是减不下来,究其基本,教导资源配置不公平、不合理是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中小学有了“区重点”、“市重点”,各种优质资源过度向“名校”集中。因此,学生家长为了孩子前途,不惜一切要让孩子挤进去,学校也以各种名义进步进校门槛,造成了激烈的竞争,逼得孩子加码学习,不堪重负。
他建议,取消所谓“区重点”、“市重点”;在资金、设施建设上向普通校倾斜;履行校长、教师轮换制,“名校”的校长、优良教师要定期到“普通校”任职,“普通校”校长、教师也定期到“名校”任职加以培训,并制度化、长期化;减少学生课业累赘,弱化升学升级测验,着重培养学生学习创新的兴趣和才能。
蔡劲告诉记者,目前提案已经得到市教委答复,答复表现,本市已加强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解决城乡教导均衡要向农村倾斜;解决区域教导均衡要向不发达地区倾斜、向基础单薄学校倾斜;解决教导均衡要向弱势群体倾斜等。
同时,建立学生课业累赘情况追踪制度、市区(县)和学校三级教学管理义务制度、电子学籍管理制度、社会评价监督机制等综合配套制度,从基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累赘。
马上就访
教导均衡指标30多项各区状态网上公示
任务教导是否均衡如何量化,怎样检测?今天上午,市政府教导督导室相干负责人表现,本市已开端对18个区县任务教导均衡发展状态进行专项督导和监测。
其监测的重要内容有两大块,其中,经费保障、办学条件、干部教师配置和普及程度4项一级监测指标;涉及27项二级监测指标,包含生均教导经费、生均运动场地面积、体质健康合格率、具有合格学历教师比例等内容。
在任务教导均衡问题上,本市还采用差别系数等进行盘算,初步断定了“均衡程度”断定的标准,有四个等级:均衡、比较均衡、基础均衡、不均衡。
据悉,北京市任务教导均衡发展状态专项督导报告的数据分析,还将在网站上进行公示,各个区县任务教导均衡发展进展都会一目了然。
文/记者仲玉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