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微博给知名媒体人提供机会 整合资源做公益

时间:2011-09-20 15:55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www.yunhepan.com

  龙科 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2005年进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曾经工作的岗位包括,《南方都市报》记者、评论员、南都传播研究院研究员。目前担任《南方都市报·公益周刊》负责人、中国财富采编中心主编。

  有人说记者是社会的良心,代表着社会的正义。公益是社会的善心,代表着社会的仁义。那么,媒体人与公益的结合将使社会充满爱与幸福。

  成为很好的职业延伸

  《中国新闻出版报》:您如何看待媒体人投身公益这一现象?

  龙科:10年左右的媒体生涯给我的一个体验就是批判型的,监督型的。做媒体人一些年后,当你那么犀利地去批判,去表达你所想要的社会改变时,你会感觉人是很微弱的,这时候就会有种自我反思。其实,批判和监督是一个重要的前提,但仅有前提是不够的。因此,从事一种行动的、建设的努力就成为水到渠成的选择。它们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更丰富、更多元的选择。发现问题、剖析问题,但不能仅停留在这一步,还需要改善和解决问题,付出行动上的探索。那么,公益就成为一个很好的延伸。

  《中国新闻出版报》:媒体人做公益有哪些优势?

  龙科:媒体人对社会所存在的问题有非常高的关注度和敏锐度,他们甚至亲自去发现和传播。在这种长期的职业过程中,他们会对社会问题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记者的职业经验使他们能够提供更好的公共决策,因此,他们在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和提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方案时具有一种经验的优势,而公益就成为一种很好的转化平台。

  《中国新闻出版报》:越来越多的媒体人开始投身公益事业,这是否与微博的发展有关?

  龙科:个人在从事公益活动的时候,就是一种社会动员的工作。需要把各方面资源调动起来,投入到希望解决的社会问题上,那么对于信息工具的使用就非常重要。微博的出现,给具有一定职业信誉和知名度的媒体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使他们可以利用新技术、新媒介平台,运用自己所积累的职业声望和公信力迅速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对整个社会集团形成突破性地推进,这可以说是一种重大的改善。《凤凰周刊》记者邓飞做“免费午餐”就是很好的例子。

  值得媒体花心思研究

  《中国新闻出版报》:很多人认为公益是有钱人干的事。您认为,媒体人做公益应该抱着一种怎样的心态?

  龙科:其实,公益和慈善领域陷入了一个传统和现代的关系问题。中国人的传统慈善观念认为,那些掌握着一定社会资源、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关注弱势群体,是慈善的一种方式,但这只是对慈善的一种初级诠释。慈善本身也面临着现代化的转型,即如何与现代精神以及公益相结合。走出传统慈善,走到一个更高级的发展状况,这既是一个公益慈善的命题,也是投身所关注领域的人应该意识到的转型和变化。现代公益也可以兼容传统慈善,但需要一个向上的生长和发展。

  因此说,公民公益和现代公益一定是传统公益的发展前景。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是掌握这些社会资源的人能做,每个人都可以做,而且是普通人更多地去做公益。如何使社会变得更加健康,需要更多的普通人来做公益,那这个社会就会体现出一种无处不在的健康和向上的力量,这是比富人公益更值得去追求的方向。

  《中国新闻出版报》:媒体人在做公益和进行公益报道时,如何才能更好地将正确的公益理念传递到更广的范围内?

  龙科:如果从传播角度来看,公益和慈善领域实际上是一个弱传播性的领域,整个社会对此有一种偏见,觉得没有轰动性和冲击力。我觉得,媒体人从传播角度来看待这一事实,就要接受它,因为弱传播的领域并不代表没有传播性。真正进入这个领域,我们就会发现,有很多具有创新的社会性项目,通过各种所谓的快乐公益、人人可为的公益,改变了过去那种比较刻板的公益传播和公益理念的宣讲形式,使之得到了更好的传播。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刚刚开始,值得媒体人花一些心思去更好地实践。

  能否完成职业的转型

  《中国新闻出版报》:很多媒体人转型做公益,靠的是一腔热情和公益理想。在没有太多报酬的情况下,这种理想和热情能持续多久?

  龙科:各行各业的薪酬水准是由社会结构相对决定的。在中国这样一个转型社会中,公益慈善领域并没有像西方社会一样获得相对的主体定位,慈善实际上是一个被政府、被市场、被一些力量所控制的领域,缺乏独立性。

  我们讨论如何让公益职业化、专业化,但以一个真正的团队做社会公益的人还是很少。一方面我们希望更多的精英、更多的专业化人才进入这个领域,做出更高质量的公益、更高质量的公益项目和公益产品。但另一方面,待遇偏低对吸引更好的人才的确是一种障碍。

  我觉得,并不是说你一旦与公益发生了联系,就像被十字架捆绑了一样,再也不能下来了。公益可以是一个人某个人生阶段和某个生命节点的一个选择,当觉得不合适,没有实现自我愿望或人生构想时,完全可以退出来。当然,从整个社会和行业来说,我们应该倡导某一种政策和机制,以形成良好的行业环境,鼓励更多的人投身这个领域。

  《中国新闻出版报》:未来是否会有更多媒体人投身公益事业?

  龙科:媒体人转身也是分层次的。最高层次是成为职业的公益人,第二个层次是媒体和媒体人关注公益,就是我们目前出现的状况。

  是否能够完成从媒体人到公益人的转型,这需要时间去考察,其中也包含很多因素。媒体人做公益和公益人做公益是有很大差别的,是一种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的关系。职业公益人做公益,对公益技术、方法、可持续发展会有更深的认识;媒体人做公益,则更注重对某个议题的推动,更强调利用媒体人的资源来推动议题的发展。媒体围绕某个社会议题进行倡导型的活动,这是最符合媒体人特点的,但公益除了倡导型以外,还有公益的研究以及项目的设计、实操、评估、审计、运作等。当你真的把视角放到公益行业中来看时,会发现这个行业是很广阔的

相关阅读
  • 模特假冒警花在微博发艳照被控招摇撞骗罪获刑
  • 英国驻智利大使发冒犯性微博惹怒阿根廷人
  • 韩寒微博上撒娇:郭敬明居然“没有关注我”
  • 韩寒开通微博回应代笔门
  • 云南个旧公安局副局长发微博筹款助困(组图)
  • 考勤机发卖萌微博实名直播考勤受热捧
  • 警方微博发布女生自救守则
  • 应采儿韩国受辱微博泄愤 霸气女星大盘点

    • 上一篇:3名90后少年持仿真枪等抢走价值20余万元首饰
      下一篇:广州因司法考试缺席九一八鸣警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