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后当地居民住进政府准备好的帐篷里
时隔6年,杜家台再次开闸。打开闸口的那一刻,比原计划迟了30分钟。
汉江滔滔洪水一刻不停拍打着大堤,分流还是不分流?艰难的抉择背后是刻不容缓的紧迫。可即便分流的命令已下,所有人都还希望再坚持一会,就像战场上的离别,不到最后一刻,不能扔下每一个战友。
从昨日凌晨3时50分至中午12时30分,杜家台分流的命令几经会商权衡后终于下达。整整一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灯火通明,气氛凝重,大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水位数字,似重拳敲在每个决策者的心头。这是最漫长的一夜,也是最果敢的一夜。
仙桃接近保证水位
凌晨3时50分,省长、省防指指挥长王国生在听取水利厅厅长王忠法的汇报。水文数据显示,汉江仙桃站水位正快速逼近保证水位,最快1小时涨3厘米。而仙桃上游的潜江和下游的汉川,与保证水位差距都较大。“为什么在仙桃这,汉江突然鼓起来了?”王国生问道。
长江委防办主任吴道喜解释,汉江江面从上游至下游形成一个漏斗状,襄阳江面最宽近3公里,到仙桃江面只有400多米,而汉川江面最窄不足200米。上游泄洪后,大量水挤入下游狭窄河道,导致汉江仙桃流量达10600立方米/秒,而汉川流量却只有9700立方米/秒。“多出的流量不能及时下泄,就在仙桃段滞留,导致水位快速攀升。”
汉江仙桃段历史最高水位出现在1984年,达36.24米。而按照昨日凌晨水位增幅,仙桃水位甚至可能突破36.4米。“水位一旦超过历史,很多情况可能无法预料,将会给防汛带来更大压力。”省防办副主任胡正选表示。
老迈涵闸能否坚持3天
吴道喜分析,随着丹江口水库从20日夜间陆续关闭3个闸孔,最多3天后仙桃水位就会回落。“但是按照目前仙桃水位的增速,可能不一定扛得住。”王忠法忧心忡忡。“达到36.3米后,仙桃水位就超过了历史记录,虽然目前汉江堤防暂未出现险情,但在如此高水位和高流速的洪水压力下,3天里会不会有险情,谁也无法预料。”王忠法继续说道。
除了水位,更令人担心的是杜家台闸。省水利厅副厅长吴克刚说,杜家台闸建于1956年,55年来仅在1993年进行过上部机电系统加固,下部闸门目前存在漏水问题,阻滑板已有50多条裂缝,属于病险涵闸。
经省防指及长江委专家论证,杜家台闸设计洪水位35.12米,最高运行水位不能高于35.60米。而昨晨5时,杜家台闸前水位已涨至35.55米。55岁带病运行的杜家台闸,还能挺多久?
分流形势要好于去年汛期
按汉江仙桃水位的涨势,杜家台闸口突破最高运行水位的时刻很快会来临。如果发生了“倒闸”的重大险情,那么洪峰突破闸口后的流量将达5000立方米/秒,整个行洪道沿线民垸百姓都将受到洪水威胁。
5时44分,仙桃水位达36.2米的保证水位,形势更加紧迫。主动分洪的意见渐渐占据主导。胡正选表示,杜家台今年形势与去年完全不同,去年两江洪水夹击,即使分洪,洪水也无法汇入长江,转移群众将半个多月无法返家。今年长江水位比去年同期低7米左右,只要控制好下泄量,洪水不会溢出行洪道而危及沿岸民垸。而且即使分流,持续时间也只有3天左右,造成损失要小。此外,18日省防指已下文要求武汉、仙桃两市做好分流准备,准备应该说相当充分。
吴克刚表示,目前东荆河也全线紧张,而且东荆河分流对降低仙桃水位没有迅速有效的作用。“达到要求应当分流而不分,如出现险情无法对人民交代。”
坚持到最后一刻的决定
会商继续紧张进行,转眼天色已微明。副省长、省防指常务副指挥长赵斌提出自己的想法。“今天是最关键一次会商,应急要与谋远结合。”赵斌表示,主动分洪总比被动倒坝要好。他建议做两手准备:一方面严防死守,一方面把握时机主动分洪。
凌晨5时许,省委书记、省防指政委李鸿忠紧急赶至参加会商。听完各方意见后,6时15分,李鸿忠拨通了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的电话:“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后杜家台情况十分危急,一定要做好准备,干部要动员到村,随时准备转移群众。”
7时32分,仙桃水位短暂回落后重新上升,李鸿忠要求武汉、仙桃两市开始转移群众,暂定中午12时分流,务必在中午12时前完成全部准备工作。同时,李鸿忠握着笔,表情凝重在起草好的分流请示上签名,发往长江委。8时20分,仙桃水位重新升至保证水位以上,李鸿忠与王国生、赵斌紧急赶赴仙桃。
11时20分,长江委的批文送达,原则同意杜家台的分流申请。但要求再度充分论证,不到最后一刻,不是完全必要,一定要慎重启动分流措施。
在仙桃前线指挥部,决策者们还在做最后的会商……
经过再次充分论证,12时30分,指示杜家台开闸的信号枪划过天空,奔腾汉江水进入分洪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