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即将开幕,参与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的近800名演职人员目前已全部到曲阜进行集中排练。9月21日上午,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在这蕴藏着浓浓丰收韵味的金秋时节,记者来到文化节开幕式及文艺演出地——曲阜杏坛剧场,看到不论是室内舞台还是室外场地上,到处都是参加开幕式演出的演职人员。他们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在演唱优美的旋律,有的在打击着各种乐器,个个神情投入,排练认真。“打造一台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为孔子文化节增光添彩”已成为全体演职人员的共同心愿与自觉行动,排练效果也日臻完美。
今年孔子文化节的开幕式演出名为《大哉孔子》,整场演出由“序·你是一团遥远的火”、礼乐篇、仁爱篇、大同篇和“尾声·千年孔子”五部分组成,三个核心篇章各由2至3个节目构成,共计10个节目,演出时间约70至80分钟。“序·你是一团遥远的火”在一曲《你是一团遥远的火》和大型舞蹈表演的烘托下,拉开演出序幕,表达世人对孔子的敬仰与缅怀之情。礼乐篇运用仿古乐舞、合唱、杂技表演等艺术形式,重点表现孔子“礼乐文章,千古师表”的大成礼赞的圣贤形象,宣传孔子的礼乐教化思想。仁爱篇运用情景舞蹈、曲艺、书法、武术等艺术形式,重点表现孔子仁者爱人、忠恕为仁的大爱无疆的博大情怀。大同篇运用歌舞、山东梆子、民间吹打乐等艺术形式,重点表现孔子天下为公、天人合一的大道行健的政治理想,折射出中华民族同根一脉、团结统一的精魂,强化儒家思想对建构人类和谐世界的深远意义。“尾声·千年孔子”则在《千年孔子》的歌声中,大调度,大色彩,大场面,以热烈的舞蹈场面把演出推向最高潮。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台上,国家一级演员、我市著名山东梆子演员杜玉珍和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新花正在排练,一招一式、一板一眼,
都力求尽善尽美,她们将在演出中联袂演唱山东梆子《沁园春·天地圣贤》。走下排练舞台后,记者走上前去与杜玉珍攀谈了起来。杜玉珍说:“传统戏曲要有强大的生命力,就要注重与时俱进与艺术创新,跟上时代的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排练与演出中,将着重突出一个‘新’字和‘美’字,无论是在唱腔还是服饰方面都要下功夫,力争排练出一出精美的节目,为文化节添彩。”来自市群众艺术馆的舞蹈演员杨超然已投入排练一个多月了,每天都要靠在剧场十多个小时,与同伴们一遍又一遍地排练剧目。当记者问她累不累时,她抹着脸上细密的汗珠笑着对记者说:“累肯定是有些累,但只要能排练好节目,为文化节演出成功做些贡献,累点也值得。”《大哉孔子》的鲜明特点是突出本土化。济宁歌舞团团长王伟利正在剧场外的空地上指挥排练器乐组合《儒乡风情》,忙得不亦乐乎,在这个节目中将融入渔鼓、云锣、端鼓、唢呐等具有济宁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王伟利对记者说:“演员们来自不同的单位和不同的艺术门类,把这些艺术表演形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也是我们为做好文化节开幕式演出所做的一种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的排练,现在配合越来越默契,效果越来越好,我们要更加精心地排练,力求给观众们奉献一台充满济宁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演出。”唢呐声声,锣鼓咚咚,在王伟利的指挥下,演员们又投入了紧张的排练之中,也奏响了全体演职人员确保文化节开幕式演出圆满成功的强劲心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