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经济开发区积极实施秸秆还田、推广青贮氨化、利用秸秆发电、发展食用菌生产等方式,实现了农作物秸秆的循环高效利用,延长了产业链,保护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
实施秸秆还田。大力推广小麦秸秆切碎抛洒装置,推广玉米收获秸秆还田暨保护性耕作新机具、新技术。在小麦联合收获的同时,将秸秆直接粉碎并均匀抛洒地表,杜绝秸秆焚烧。对不便于机械收割的零星地块作物秸秆,采取就地机械粉碎、菌剂腐熟、沤肥还田的方式处理。
推广秸秆青贮。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引导养殖户建设青贮氨化设施,不断扩大青贮规模,促进畜牧养殖业迅速发展。仅开发区科龙畜牧有限公司每年青贮玉米秸秆1.2万吨,可以消化5000余亩的玉米秸秆,基本解决了公司牛、羊冬季饲料问题,降低了喂养成本,增加了收入。同时,利用牛粪进行沼气发电,沼渣生产有机肥料。大量秸秆过腹还田,不但避免了焚烧秸秆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大大增加了土壤有机质,节约了化肥开支,降低了种植成本,提高了农产品[14.40 0.98% 股吧 研报]质量,还节约了粮食。
利用秸秆发电。由马来西亚前能有限公司总投资4200万美元的梁山生物质能发电项目于16日正式并网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就是利用棉花、玉米等的秸秆,以及花生壳、玉米芯、枯树枝、树皮等替代煤炭而进行的生产发电。梁山县及周边地区每年都会产生200多万吨的秸秆和大量树枝,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其余部分都被老百姓白白焚烧,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梁山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每年可消耗树枝、树皮、秸秆等废弃物20万吨,可给当地农民增加收入3000万元左右,直接带动1000多人就业,不仅为农村秸秆等废弃物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又节约了现有资源,有效保护了环境,促进了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
发展食用菌生产。发展食用菌生产,提高秸秆综合效益。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秸秆是食用菌生产的原料。平菇、香菇、草菇等食用菌生产在梁山经开区已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农办、科技等部门加大了对这项技术的推广力度,积极与龙头企业联合,签订购销合同,实行订单生产,努力扩大食用菌的生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