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在660千伏超高压线路上进行带电作业记者 刘畅 摄
商报济南消息昨日上午,在德州平原县的银东线2012号塔旁,带电作业人员王进成功进入660千伏电场,为该线路进行带电作业。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对660千伏超高压线路进行带电作业。
昨日上午10:30,随着现场指挥人员一声令下,作业人员王进顺着一条红色软梯,爬上距离地面56米高的位置,通过特定作业方式进入660千伏电场进行带电作业。在他的上方铁塔和下方农田中,都有人员进行协助作业。中午11:30左右,王进顺利脱离电场,顺着软梯回到地面,此次作业正式完成。这次带电作业,除了更换脱落的开口销外,王进还在超高压线路上进行了带电导线修补以及安装间隔棒等带电模拟作业。
记者了解到,今年用电高峰期,国家电网山东电力超高压公司采用直升机对该线路进行巡检时,通过携带的摄像头等先进设备发现,银东线2012号塔导线线夹螺栓处开口销脱落。如不及时安装新的开口销,一旦线夹螺栓因为风吹等种种原因松动脱落,导致超高压线导线落地,不仅损失这条西电东送大动脉一半的用电负荷,还将给周围的村民带来生命危险。
银东直流输电工程是世界首条660千伏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满载负荷为400万千瓦,相当于整个青岛市的用电量,被称为“不能停电的线路”。一旦该线路停电一小时,要浪费电量1000万度,造成54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
■ 现场直击
挥棒搭线
慢一秒就会有危险
这次超高压带电作业,要求作业人员必须用金属棒搭上这条超高压线路,这是整个带电作业最危险最关键的一个动作。
“从塔上悬下来的软梯是绝缘体,在梯子上的人也是绝缘体,基本没电压。但当人体靠近超高压线路的导线时,就在人体和导线之间形成一个电压差,如不及时让作业人员外部电压和导线电压达到一致,就会出现放电,从而危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山东电力超高压公司线路工区运检二班班长李晓毅告诉记者。
为确保等电位作业人员瞬间进入超高压电场,两种工具必不可少,一个是可屏蔽百万伏电压的屏蔽服,另一个是和屏蔽服相连的电位转移棒。该屏蔽服为连体服,从帽子到手套以及袜子之间都有特殊导线连接。
“搭上线路的一瞬间,导线上的高压电流被传递到作业人员身上,并通过屏蔽服传递出去。”李晓毅告诉记者,在这之后,作业人员身边的电压就和导线电压保持一致,成功进入超高压电场,之后就能在超高压线路上移动进行带电作业检修。
“别看就是挥棒搭线一个简单的动作,如果你的动作慢了,也会引起放电,动作越快越准确,作业人员就越安全。”李晓毅解释说。 记者 王善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