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肉可绝对没有注水,有部分水流出也是正常的,毕竟在生产运输的时候都要进行低温冷藏,有时候水汽凝结在肉上就难免会有水分。”面对记者的询问,中山路一家超市的营业员如此答复。
“冷鲜水肉”暂时无人管
冷鲜肉中含多少水分是合理的?含水超标的冷鲜肉应该向哪个部门举报?昨天记者奔波了一天也没弄明白这些问题。
记者首先联系工商部门,在听完记者的陈述后,工作人员表示此事应先联系青岛市农委。在对农委的采访中,记者被负责人提醒“流通领域应归工商部门负责”,无奈记者又再次联系工商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有市民投诉买到问题猪肉,他们将尽全力处理,不过冷鲜肉含水量及联合检查一事还是应当先联系商务局。
记者随即又联系到商务局,但也未得到一个明确答复,根据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的提醒,带着希望,记者又联系到青岛市蔬菜办,工作人员表示负责肉食品领域的领导正在开会,具体答复要等到明天。
最后,记者只好找了多家冷鲜肉销售商咨询此事。一家经营双汇冷鲜肉的销售商告诉记者,150克肉有5克到10克左右的出水量应该是在正常范围。“冷鲜肉的生产包括多个环节,如屠宰、分割、储藏、运输、销售等,为保证冷鲜肉的品质,全程都需要低温处理,再加上季节性等不可抗拒的因素,难免会与外界水分接触,因此有轻微的出水确属正常,但如果出水量过大则不属于正常情况。”这名经销商说。
业内人士——
企业缺良知监管有漏洞
经营过多年生猪批发生意的刘老板对记者抱怨说:“什么是正规的生产厂家?很多企业办齐证件后,就不再严格按照要求办事,企业缺少良知,缺少自律。”刘老板认为,很多不具备资质的企业强行入市会影响冷鲜肉的质量,但也有一些企业虽然有齐全的证件,但却不能做到严格自律,或管理中存在问题,甚至有的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在冷鲜肉的生产过程中人为添加水分,从而造成冷鲜肉市场的混乱。
除了企业的职业道德外,刘老板认为政府部门的监管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以前我也经营过一家生猪屠宰场,各个证件也都齐全,监管部门来查主要是看看证件,很少真正到生产环节细细检查的。”刘老板表示,要想真正维护好市场秩序,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做到监管有力。“以前一心为了挣钱,也做过昧着良心的事,但是如果做生意的都这样干,那么这个亏最终也会吃到自己头上。”刘老板说,希望有关部门和生产企业能够谨记自己的责任。
食品专家——
水分过多太不公平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专家告诉记者,理论上说冷鲜肉克服了普通鲜肉、冷冻肉在品质上的不足和缺陷,口感更好,营养价值也要高一些。但是目前屠宰手段及运输方式日益改进,普通猪肉在营养价值上也不逊于冷鲜肉。“而且肉价现在这么高,这种含水量超标的冷鲜肉对消费者而言是极大的不公平。”专家表示。
如何挑选合格的冷鲜肉,专家也给出了几条建议,一看,冷鲜肉需要低温冷藏,一些颜色暗淡无光,表面附着冰碴的肉类往往是由于过度冰冻,水汽凝结较多,这种肉类尽量不要购买;二摸,含水量超标的猪肉,肉质比较松弛,摸上去无肉质应有的黏性;三切,用小刀切一块肉,如果被切割处水分过于饱满,则含水量可能超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