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青岛各大超市不乏滴水肉
记者调查青岛各大超市不乏滴水肉
为了能让家里人吃上放心肉,近期家住青岛辽宁路的张先生总到超市购买品牌冷鲜肉,但一次不愉快的经历让张先生对这种“安全肉”产生质疑:一斤多重的冷鲜肉放置一晚后竟控出近三两的水!
昨日,记者走访了青岛各大农贸市场及大型超市,买回多份冷鲜肉,发现每一份冷鲜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出水情况。厂家解释出水是因为生产及运输
环节等不可抗力所致,而食品专家则认为轻微出水或许正常,但如存在大量水分,就是对消费者不公平。一斤冷鲜肉控出三两水
“这段时间以来,看了不少对于劣质猪肉的报道,小市场的肉让我有点不放心,为了图个吃得放心,我就总是到一些超市或者经销商那里买冷鲜肉。”张先生告诉记者。10月15日,张先生在辽宁路上的一家超市购买了一斤冷鲜里脊肉,当天晚上张先生一家并未食用,而是把肉放在了厨房的阳台上,早上起来后张先生发现,放里脊肉的袋子里竟多出不少红色的血水。
“这二十多块钱一斤的肉本来就没多少,我估摸了一下光是控出的水就得有三两,这不是坑人吗?”冷鲜肉含有如此多水分让张先生难以接受。经过协商,超市方面返还了张先生一斤肉钱并表示歉意。
150克新快肉含30克水
“我们小老百姓挣点钱本就不容易,现在肉价这么贵,商家又故意让肉的含水量这么高,我们得吃多少亏啊!”张先生说。近年来,冷鲜肉迅速占领岛城市场,不光是一些大型超市,就连寻常的农贸市场也能见到其身影,即使肉价高于普通猪肉,仍然有不少市民选购。有多少人吃过像张先生一样的暗亏?记者随即展开探访。
昨日上午10时至下午2时,记者辗转走访了辽宁路、中山路及香港中路上的4家超市发现,各大超市均有冷鲜肉在售卖,每500克价格在25元至27元不等,与普通生鲜肉相比价格要高出4元到5元,但仍有不少市民选购。
记者从4家超市共买回新快、正大等4份品牌冷鲜肉,每份为150克左右,在放置了4个小时后,记者看到每一份冷鲜肉都有不少血水流出。
记者在中国海洋大学一个实验室利用精确量具测量,得出如下结果:
出水最多的一份来自中山路上的一家超市的新快冷鲜肉,150克冷鲜肉竟流出近30克血水,这家的冷鲜肉卖到了27.8元一斤;
第二份来自辽宁路一家超市的冷鲜肉,出水量为10克;
来自香港中路超市的两份正大冷鲜肉流出水量则分别为8克和7克。
相比超市里买来的冷鲜肉,记者在农贸市场买回的里脊肉反倒没有出现出水的情况。
“放冰箱里就不出水了”
刚买回不久的冷鲜肉为何流出如此多的血水,记者随即联系了新快冷鲜肉的一家经销商,“你应该是没把猪肉放进冰箱里,放在室外当然会出水了,放进冰箱里面就不会了。”该销售商告诉记者,冷鲜肉需要在低温环境下储藏,只要温度一高便会出水,这属于正常情况。“出水量这么多是否正常?”记者继续追问,“这个我们不清楚,帮你问问厂家吧。”说完后该经销商挂断了电话,之后一直到截稿时,记者也未收到任何答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