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章丘市获悉,该市提前三个月完成任务目标,从去年6月份开始试点到今年9月底画上句号,908个行政村全部纳入环卫管护范围,与城市共同享受高规格的“清洁待遇”。
走在章丘市的乡村,绿色封闭式的垃圾箱不时映入眼帘,这是章丘市按照每30户村民1个垃圾箱的标准设置的。在章丘,这样的垃圾箱共有14700个。此外,按照每2—3个乡镇建设一处中转站的标准,该市还开工建设了6处垃圾中转站。为做到“收集清运全封闭,日产日清不落地”,章丘市近两年相继购置了压缩车、机扫车、洒水车等作业车436辆。
如此之多的环卫设备,没有“千里眼”监控,很难规范运行。为此,章丘在全省建成投入使用了首家数字化环卫管理平台。该平台涵盖了白色污染、建筑渣土、垃圾收运、机扫洒水等18张覆盖章丘全市的电子地图,作业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管理人员配备卫星定位“环卫通”手机,垃圾箱设置电子标签,重要路段配备智能视频,借助现代化信息传媒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人员、车辆、事件的全时、全域、全程监控,避免了工作盲区,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章丘全面推行‘七合一’保洁法和‘点、线、片、面’环卫监察管理法,垃圾收运已由原来的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变为统一保洁、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置的‘四统一’模式,实现了环卫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章丘市环卫管护中心主任杜林军介绍说。
城乡环卫一体化让章丘乡村卫生实现了华丽转身。南京、台州、张家港等外省地市纷纷到章丘参观学习。章丘又把目光瞄向了“地沟油”,实施餐厨垃圾免费回收行动。目前,该市7辆餐饮垃圾车已全部投入使用,每天清运回收餐饮垃圾达80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