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汇璋夫妇正在照顾养子
“这个孩子最多活不过六、七岁……”37年前,孙汇璋夫妻几乎每走一家医院都会听到这样的回答,然而,夫妻二人却并没因为这样的回答而放弃捡来的儿子,1300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陪着儿子一路走来,打破了儿子的死亡魔咒。37年后,夫妻俩已然满头白发,疾病缠身,已无力再像从前那样照顾瘫儿,如今,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在自己百年之前,为儿子找到合适的去处……
喜出望外
上班路上捡来“儿子”
昨天,记者在睦和园见到了70岁的孙汇璋夫妇,“应该是1975年2月的一天,早上7点多,我骑车沿着大明湖路上班去,走到司家码头就听到有小孩子哭,”孙汇璋老人回忆说,当时自己顺着哭声传来的方向看到一个蓝布花包着的孩子,“当时呼吸已经很微弱了,我赶紧脱下棉袄包着他带回了家。”老人说,当时自己结婚多年无子,两人见了孩子十分喜爱,当即决定收养,起名孙浩。
晴天霹雳
医院传来“死亡魔咒”
老天似乎跟孙汇璋夫妻开了个玩笑,意外得子的兴奋还没过去,一个噩耗便打破了这个小家庭的幸福。
孙汇璋老人告诉记者,儿子到了六、七个月的时候开始频繁生病,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儿子患有严重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室间隔缺损。夫妻俩这才明白儿子的亲生父母为何要狠心将孩子抛弃。“大夫说孩子的病很严重,活不过六、七岁,我们俩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可是看看孩子那么小那么可怜,我们实在不忍心让孩子再失去亲人一次。”老人说,当时夫妻俩商量了一下,最终决定,无论结果怎样,一定要照顾好孩子。为了照顾好孙浩,孙汇璋夫妻决定不再生育自己的孩子,将所有的精力、财力都放在了孙浩身上。
悉心照顾
夫妻打破儿子“死亡魔咒”
为了给儿子看病,夫妻二人走过了山东、上海、北京等地的很多大医院,可得到的结论都一样:“孩子最多活不过六、七岁”。
为了省钱,夫妻俩硬是学会了自己给儿子做日常护理,从换药到按摩,几乎每天都在进行。
就这样,在夫妻俩的悉心照顾下,儿子渐渐打破了“死亡魔咒”,一天一天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同时,为了让儿子感觉到自己生存的价值,孙汇璋老人坚持让儿子跟所有的孩子一样上了学。
无力照顾
儿子今后的路在哪里
老人告诉记者,从2004年之后,儿子的病情一度恶化,如今已经完全瘫痪在床,面对这个接近1.8米,150斤重的儿子,年弱多病的夫妻俩显得那么瘦弱,光是每天给儿子翻身擦洗已经让他们力不从心了。
“37年都过来了,我们肯定不能撒手不管,可是现在我们两口子真的是无能为力了,老伴现在是四级伤残,我又患上了脑梗死,今年已经大病一场,差点过去了……”提到现在的情况,孙汇璋老人显得一筹莫展。
老人告诉记者,自己曾经先后两次向民政部门提交过书面托养申请,可是得到的答复都是儿子不符合福利院接收的“三无”规定,无法收养。“后来也问过养老院,倒是可以接受,可每个月要缴纳1300多元的费用,这笔钱对于我们两口来说实在是无力支付。”老人说,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同时盼着自己能够多支撑一段时间,让儿子找到今后的归宿。
部门回应:
暂没有空闲床位
昨天,记者拨打了济南市社会福利院的咨询电话,一名胡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福利院供残疾人托养的床位一共有100个,每个月需缴纳1450元的托养费,且不包括药费、治疗费。不过,目前已经没有空余,并且预约也已经排到了200多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