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孙维华 陈春生
居安思危
龙门吊车来往穿梭,将数吨重的“铜卷”吊装在巨大的碾轧机上,轧薄、抽丝、成管。
近日,在中色奥博特铜铝业公司,董事长刘占海领记者走进一座正在安装机器的新车间说:“这个项目是高精度内螺纹铜管,到年底投产后将形成铜材加工能力25万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5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铜加工企业。”
2009年9月前,中色奥博特铜铝业公司的前身——临清市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还是年铜材加工能力仅15万吨的企业。是什么原因,让奥博特公司发展如此迅猛?
“这得益于与央企——中国有色矿业集团的战略合作!”刘占海说。
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是临清市一家国有企业,成立于2001年,是临清市的利税大户,在国内同行业产量和销售收入排名中居第三位,利税居第二位。
但临清人却在骄人业绩中看到了危机。
“当时公司虽然已初具规模,但其他铜加工企业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自己是新兴企业,原材料购置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仍然没有优势,不快速发展就会被淘汰。”刘占海分析,铜加工行业的流动资金远高于其他行业,仅靠自己的资金积累,没有能力进一步扩大规模。
2009年,国家推进央企战略重组。临清人抓住这次机遇,市主要领导先后九次进京,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进行洽谈;10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批准奥博特公司80%股权无偿划转给中国有色矿业集团。
此前,临清市的决策者以同样的方式,将年主营业务收入49.8亿元、利税5亿元的银河纸业有限公司,整建制划入中冶集团。
强筋壮骨
临清企业重组于央企,拱手让出了地方最好企业、最好资源和国企领导任命权。看似“大舍”,实则“大得”。
目前,中色集团已投入18.6亿元,并且承诺公司五年内所有利润全部用于企业再生产。同时,给予奥博特公司原料支持,每吨电解铜价格,比市场价低1500元,仅此一项,每年节省资金3亿元。“加入中色还降低了融资成本,加入前贷款基准利率上浮20-30%;加入后基准利率下降10%,一反一正,企业仅利息就节省一亿元。”刘占海说。
合作还提升了企业管理和科技水平。两年来,中色集团累计投入科研经费3个多亿,累计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研发项目19个,其中填补国家级空白6项。铜管综合成品率由原来的65%提高至现在的81.36%,年增加效益近亿元,市场份额由原来的15%提高到30%。“管理缺陷诊断”使公司生产成本费用年节省3000万元。今年上半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税同比增长50%和30%。
龙头舞 全身活
依靠央企的强大实力,重组后的企业经济效益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中冶银河纸业累计投资19多亿元新上了20万吨高档文化用纸、10万吨废水深度处理等一批大项目和环保设施。5年投资75亿元、打造150万吨造纸基地的战略协议,将使企业成为国内一流的大型制浆造纸企业。去年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8.6亿元、利税10.4亿元,比重组前翻了一番多。
中色奥博特未来3到5年将投资50亿元,打造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高科技有色金属加工基地。届时,中色奥博特将形成年加工整体铜铝材80万吨、生产电子接插件20亿套的规模,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0亿元、利税25亿元。
龙头舞,全身活。与央企合作带动了全市产业升级。
在中冶银河纸业的带动下,临清已形成集制浆造纸、印刷包装、纸品加工等为一体的加工产业,全市拥有机制纸86万吨、制本20万吨、纸箱10万吨的生产能力,主导产品有胶版印刷纸、精印书写纸、工艺编织纸和高档本册、日历等,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临清日历产量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75%以上。
在中色奥博特的带动下,临清形成以彩虹热电、运河热电、中瑞轴承、力通电磁、大明电机等为骨干企业的铜加工制造业,光亮铜管、水道管、冷凝管、电磁线等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0%。
今年上半年,临清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税、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7.6%、37.2%、21%。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