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买菜的市民络绎不绝。付玉婷报道
◆核心提示
10月29日,济南市首批100个以车载销售为主要形式的菜农周末蔬菜临时直销点正式启动。作为连锁超市与集贸市场的重要补充,车载售菜的设计初衷是减少蔬菜从田间地头到居民餐桌的中间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便民利民与平抑物价的作用。市民对该项措施反响如何?从试点推出到大范围推广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 本报记者 付玉婷 牛远飞
“只有周末可不够”
28日上午10时,济南市城管局工作人员来到历下区佛山苑幼儿园东侧,为此处直销点的设立举行挂牌仪式,一同前往的还有来自唐王镇康家村的菜农李秉珠、李恩兰夫妇。两人刚把小型卡车上的新鲜蔬菜卸到一旁的空地上,就有不少居民围了过来。
“咱小区的直销点就设在这里啊,真方便!”居民周阿姨告诉记者,这两天大伙儿都在谈论这事,因为数量有限,她有点担心自己的社区不会进入到首批设置名单。“这下算是放心了。”周阿姨边说边从菜摊上拿起一捆菠菜,翻了翻菜叶,又掂了掂重量,问:“这菠菜挺实在,新鲜,还没多余水分,一斤多少钱啊?”“一块。”“就来这捆吧。”
周阿姨家离直销点不过三五分钟的路程。“这周围有4个社区,之前都得到棋盘小区那边的地下农贸市场买菜,总觉得不太方便。要是水果、副食品也能设个直销点就更好了。”周阿姨指了指手中拎着的几袋牛奶对记者说,“冬天来了,老人们外出都担心滑倒。”
根据市执法局与城管局的安排,直销点目前还处于试行阶段,经营时间也只有10月29日到12月31日期间的每个周末。听这么一说,正在挑菜的孔女士有些着急:“只有周末可不够。平时至少一早一晚也该允许菜农进社区直销,这样大家早晨出来锻炼、晚上下班回家的时候不就可以很方便地买菜了吗?”
菜农市民都盼推广
中午12点,往来人群络绎不绝,有直接买了菜带走的,也有看好位置准备明天一早再过来的。“居民满意了这菜才好卖。一车大概两千斤,已经卖了五六百斤啦,要是早晨出来得早,现在卖光肯定没问题。”李恩兰乐呵呵地说。
李秉珠、李恩兰夫妇种菜20多年,家中十余亩田地里种着菠菜、白菜、萝卜等六七种蔬菜。秋天农活不忙,两人通常是一天摘菜一天卖,蔬菜新鲜度自不在话下,但怎么才能卖个好价钱总让他们犯愁。李秉珠告诉记者,他一听说要开设菜农周末蔬菜直销点的消息,就立即跑去村里开了证明。“设直销点是个好事,居民觉得实惠,我们的收入也能增加。”他算了一笔账:“就拿这菠菜来说吧,在地头上卖给菜贩子能有六七毛就不错了,在小区里能买到一块;还有白菜,批发价不过两毛钱,到了直销点能卖七毛。加上来回四五十块钱的运费,一天下来能多赚个300来块钱。”
据佛山苑小区的城管队员介绍,李秉珠一家之前就经常推个小车在这附近转悠着卖菜,见到城管就躲。“社区里不允许随意摆摊,这些菜农虽然不容易,但也得考虑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各方面带来的影响。”
同市民的看法一样,包括李秉珠、李恩兰夫妇在内的许多菜农也都觉着直销点的设立还有进一步扩展的空间,经营时间可以更灵活,周末之外工作日也应该纳入考虑范围。
多方合力共促完善
在蔬菜直销点现场,有市民对直销点位置的选定表示了不同看法:“这是出入小区的必经之路,来来往往车辆挺多,选在这里合适吗?”
还有市民对蔬菜的价格、品种、安全性等方面不无担忧:“最大担忧就是蔬菜的质量和品种,会不会种类单一或者重复?这些蔬菜经过了农药检测吗?”
“菜农车载售菜尚属新生事物,需要边成长边完善,随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工商、质检、卫生、城管、农业等各部门之间如何实现无缝衔接、密切配合?直销点的设立如何避免对现有集贸市场造成冲击?一个点安排几个菜农?如何管理菜农?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将进一步解决完善。”市城管局社会动员处处长阴杰伟这样告诉记者。
目前,济南市首批设立的100个直销点所在小区城管局、执法局、环卫所,均已安排专人定时定点负责这一区域菜农安置数量的确定、交通秩序的维持、治安秩序的维护以及环境卫生的保持,相关负责人的电话也已通过网络等多种方式公布。“市民和菜农遇到问题可直接向市局反映,积极争取社区及其它部门的支持配合也是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希望多方出力,一起将这事办好、办实。”阴杰伟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