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要减缓或避免猪价周期性剧烈波动,需加强养殖产业化建设,并尽快建立起包括生猪存栏量、肉价实时监测在内的全国性信息系统,以指导养殖户科学养殖
◆导报记者 刘勇 章丘报道
生猪的价格又坐了一次过山车。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生猪价格从一个多月前的9.5元/斤猛降到8元/斤,如此下滑的行情,让不少养猪户开始恐慌性抛售。但在业内专家看来,本轮肉价松动或只是短期供需关系影响下的暂时回调,“肉价暴跌”还不太现实。而猪市涨跌无常,再次表明只有规模化养殖才能应对过山车式行情。
不少养猪户清栏
章丘市垛庄镇北垛庄村47岁的养猪户隗开亮最近几天一直很迷茫,一方面是不知道为什么最近一段时间生猪的价格一直下滑,另一方面不知道该不该补栏。他担心一旦补栏而价格继续下滑的话会赔钱,如果不补栏价格又涨上去的话,又挣不到钱。
2日,导报记者见到隗开亮时,他刚刚拾掇完他的猪场。
“中秋节的时候是每斤9.4元,国庆节是9.3元,降到现在,已经到每斤8元钱了,降得太快了。”
隗开亮告诉导报记者,按照正常存栏量,他的猪场应该有80多头猪,但现在只有20多头100斤左右的猪,其他超过150斤的猪几天前就全卖了。“每斤8.5元卖的,虽然还不太到出栏的斤数,有点早,但总比等能出栏时价降下来卖强吧。”
据隗开亮介绍,他曾经就这次生猪价格下滑和周边的一些养猪户探讨过,但没有得出任何结论。原来他不想卖,但打听到周边的一些养猪户都在大量卖猪,就坐不住了。“人家都卖了,我为什么不卖,先把钱挣到手再说。”隗开亮狠狠地抽了口烟说,“周边不少养猪户都清栏了。”
按照正常的程序,隗开亮应该在最近几天补栏,但他一直在犹豫。“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价格继续下滑,一旦跌破7元那就铁定赔钱了。”
隗开亮给导报记者算了一笔账:猪仔的价格10元一斤,粗饲料的价格为1.8元一斤,2斤半到3斤饲料出一斤肉,这样算下来喂养一头200斤的猪,就需要近800元的饲料费用,再加上猪仔的500元以及疫苗费用,其成本在1400元左右。按照一斤8元计算 ,一头猪能挣200元钱左右。
虽然猪肉价格出现了一个月的持续下跌,导致部分地区一些中小生猪养殖户恐慌性抛售,但导报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大型养殖户却并不急于出售生猪。
章丘市普集镇景磊养猪场的负责人景磊告诉导报记者。“现在价格下降很正常,中秋节猪肉消费旺季过后,每年的10月份前后都会有一定幅度的价格下降,目前猪场的存栏量在1800头左右,还保持着正常的经营规模和状态。
“一些散户,看到涨价了就压栏,看到降价,就猛卖。猪肉价格的‘暴涨暴跌’一定程度上是小养殖户‘追涨杀跌’”造成的。”景磊说。
中国生猪预警网分析称,猪价持续下跌尤其是国庆节后的快速下挫,令养殖户信心大受打击,抛售加剧,同时亦拖累补栏行情。
多种原因造成下跌
山东省畜牧协会生猪产销分会专家组组长周玉晓日前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轮生猪价格下滑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当前猪肉的高价位是不正常的,据测算,生猪的养殖成本是12.5-13元/公斤,即使现在8元一斤的价格,养猪户还是有钱可赚的。这种下滑是一种价值回归,并不会暴跌。”
而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影响着猪价的走势。“不少散户是今年4月份左右开始进场养猪的,按照平均150天—180天计算,现在正好是出栏时间,因此大量的成品猪冲击市场,造成供大于求。”
正如周玉晓所说,导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年初生猪养殖效益的好转,带来养殖户的补栏热潮,此前不少已经放弃养猪的散户又加入了养猪大军。章丘市埠村街道办事处埠东村村民张秀华就是其中一员。他是今年3月份开始养猪的,9月底就全部出栏了。
“临近冬天,猪病可能会大面积爆发,因此不少养猪户担心猪病的侵袭,提前出栏。”据周玉晓介绍,他了解的信息显示,不少养猪户甚至将120斤左右的生猪卖了。
“山东是生猪养殖大省,每年的调出量占整个山东省存栏量的1/3左右,但近期由于多种原因,调出量大幅减少,山东本地的生猪存量大幅上升,猪价下跌。”
据商务部日前发布的农产品报告,1-9月份,中国进口猪肉及其副产品达到87万吨,同比增长44.6%。
“大量进口猪肉主要起到调节的作用,对于平抑国内猪肉价格会有一定效果。猪肉消费具有季节性特点,尤其在消费旺季,进口猪肉会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周玉晓称。
难现暴跌行情
周玉晓认为,“猪周期” 拐点并未真正到来,在即将到来的冬季需求旺季及元旦、春节之前,价格还会反弹,并可能达到前期高点。“一些专家1日晚上开会探讨过,认为未来的行情会稳中有降,但降幅不会太大。”
在他看来,因为此前国储肉经过一段时间的抛售,现在需要增加库存量,因此会消化掉一部分生猪供应。
“从现在情况看,山东省能生产的母猪存栏量并没有减少,供求关系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因此价格不会降得太大。”
规模化养殖化解风险
如何稳定生猪供求平衡,防止“猪贱伤农”、“猪贵伤民”?
导报记者在采访中,多位专家都提出了同一个看法:规模化养殖。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认为,虽然近年来通过网络等手段,散户们可以得到不少猪市信息,但对于全国生猪的存栏量及实时猪肉走势仍难以把握,散户养猪仍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像近期的猪肉价格下跌,就很容易造成部分养殖户恐慌。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养殖户的规模普遍不大,养殖的随意性比较明显,容易一哄而上。” 冯永辉告诉导报记者,“养猪业门槛较低,比较赚钱的时候大量资金就会涌入,形成产能过剩,导致猪肉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价格下跌导致大量资金退出养猪市场,产能下降,价格回升。猪肉价格大起大落很多年,但一直没有摆脱这个基本规律。”
“今后要减缓或避免猪价周期性剧烈波动,需加强养殖产业化建设,并尽快建立起包括生猪存栏量、肉价实时监测在内的全国性信息系统,以指导养殖户科学养殖。”周玉晓说。
周玉晓认为,养猪不能靠市场行情,这样会加剧市场的不稳定性。“必须总结经验,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规模化养殖就是有效防范风险之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