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机务段负责济南铁路局99%的客车牵引任务,客车牵引多数由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承担(火车头是机车的通称,以下“火车头”均指“机车”)。春运前夕,为确保每台火车头都以最佳状态投入春运,全力保障火车头供应,济南机务段加大检修力度,先后将268台担负春运的火车头整修一遍,因此在春运期间,小辅修和趟检压力最大,分别负责的辅修库和整备场也最为忙碌。
“台台都是精品,趟趟都是专列”“服务旅客,从火车头开始”都是在检修工人中流传的顺口溜,既代表着高标准,也暗示着更大的付出。踏进辅修库大门,一股刺鼻的油污味就扑向记者,随之映入眼帘的是一台台火车头,静静地停放在修理台上,而车头内、车顶上、车底下都有检修人员忙碌的身影,有清洁车体的,有擦拭螺母的,有测量的,工种不同,相同的是他们身上的工作服颜色几乎无法辨认。
工人说,长时间与机器打交道的人,语言表达能力会有所下降。采访中,记者问及修火车头的辛苦,检修人员显得十分平静,在记者一再追问下,不少工作十年、二十年的老工人坦承“越干越小心、谨慎、发憷”“走进机务段,就有一种无形的压力”。
他们为什么小心谨慎,因为这背后是高度的责任感,因为他们清楚:一列火车承载着众多乘客的生命,也承载着众多家庭的团圆梦。
一台火车头运行3万公里以上就要进行小辅修,而小辅修需当天完成并交车,这就注定了辅修库的工人们下班时间的不确定,但上班是按点的。
据介绍,每次小辅修验收完毕后,还要有一名检修人员跟车跑一趟(添乘),在实际运行中检验修理效果。“春运期间,即使当天凌晨完成添乘任务,早上仍要正常上班。”电力电器组的机车电工付云臣说,小辅修忙活得很,赶时间,同时还要保证火车头质量。
在2011年的全国铁路系统机车电工技能竞赛中,付云臣凭借过硬的本事夺得唯一的全国第一名。40岁的付云臣从1993年就在机务段从事电工工作,他告诉记者,有一年除夕,晚上9点多,踏着鞭炮声出门前往蚌埠执行添乘任务,大年初一下午四点到家。“在机务段工作久了,接临时任务很正常。”
“春运是一场战役。”记者采访得知,几乎每个一线检修人员都有在深更半夜接到临时检修任务的经历。
按照辅修库的人员配备,每天只有两台火车头的修理能力,但由于春运生产任务重,当天辅修库中有三台电力机车、一台内燃机车等待检修,检修工人们只能加班加点地干活。
在千余人的检修人员队伍中,还能看到不少稍显瘦弱的身影。记者见到27岁的女工李君时,她正手持一把游标卡尺在车顶测量受电弓的厚度。整天与冷冰冰、脏兮兮的火车头打交道,李君笑称“已经习惯了油污味”。
每一台火车头到站入库后,第一关都是在整备场接受全方面的趟检,一根弹簧、一个螺母有问题都要及时修理,任务极为繁重。工作近30年的济南整备车间主任刘学新说,不让一台火车头“带病”上线牵引,这是所有检修工人的目标,一个漏检都可能会出安全问题。
“客运无小事,只有高质量的火车头,才能确保列车安全正点。”济南铁路局济南机务段党委书记李翔鹏说,看着火车头安安稳稳地“踏上征途”,圆满完成春运任务,最让人心满意足。(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