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庾琳 通信员 张锡焕 彭亚 文/图
一辆非法入境货轮满装大批发掘机和奔弛、宝马零配件等,在北海电厂码头抛锚等候接货时,被北海边防检查站查获。经初步估算,涉嫌走私物品价值超1000万元,有关部门光是盘点就花了20天时间,这是广西目前破获的最大钩机、汽配件走私案。7月1日,有关部门完成了对全部涉嫌走私物品的鉴定
一艘外籍集装箱货轮,抛锚在离码头约1000米的海面上
风高浪急:冒险靠近可疑货轮
7月3日,北海边防检查站的领导以及数位侦察员,向记者介绍了案情。
据介绍,5月24日下午,在离北海电厂码头约1000米的海面上,一艘外籍集装箱货轮抛锚在此。因电厂码头属临时对外开放码头,平常只用于电厂用煤交易,此船舶在此引人猜忌。
接到举报后,边防检查站两位侦察员前往查缉。为了不裸露目标,侦察员决定乘渔船出海。此时海上气象渐变,狂风骤增,西南涌很大,渔民们都不愿冒险出海。侦察员好不容易才找到一艘小船,冒着生命危险,慢慢地颠簸到货轮地位。
“我们是中华国民共和国北海边防检查站的侦察员,我们将对你们实行登轮检查,请配合……”侦察员大声向货轮喊话,面对突如其来的侦察员,船员一脸惊恐,但拒不答复,马上打电话接洽外界人士。侦察员又用Y国语言喊话,并称只是正常履行检查,僵持好久,对方才放下舷梯让侦察员登上甲板。
侦察员一上船,就被船上7名外籍人士团团围住。两名侦察员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然后一人表现,只检查一下证件,另一人则假装在船上闲逛,实际上暗中查找线索。
仔细的侦察员在一个破损箱的缝隙里看到走私物
不露声色:侦察员将船长钓上岸
侦察员发明,该船上许多集装箱,个个封得严严实实,如果没有大型机械打开,基本看不到里面是什么。询问船长,他也拒不答复,一会儿走这里,一会儿躲进房间。
这时,“闲逛”的侦察员有了重大发明,他在驾驶室里看到船舱下面有一个集装箱一角已破损,他立即跳上集装箱,使劲扒开锈铁皮,透过缝隙看到箱内有发掘机的货物。该侦察员马上将情况告诉另一侦察员。因为此前曾有过查处发掘机走私案件,两名侦察员初步断定,这艘货轮也有走私嫌疑。
考虑到万一裸露了情况,船员们又将货轮开回Y国界,那可就难办了。两名侦察员不露声色,假意说有些边检手续要办,请求船长等人上岸协助办理。
在侦察员的说服下,船长与一名船员批准到执勤点接收检查。此时,为了防止货主前去接货,检查站立即成立专项调查组,一组调查取证,一组再乘小船登上货轮驻守。
经过对船长和船员的询问,北海边防检查站初步懂得到,该货轮于5月22日上午11时许从Y国开往北海,24日中午达到北海电厂码头抛锚,等候中国货主接货电话,但一直未有货主与他们接洽。不过,船长拒不承认走私行动,也不供给接货人情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