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的经济发展更多的依托着工业园区,而近些年的新镇开发,房地产业也增进了全部朱家角的迅猛发展。距离世博揭幕不到一个月时,朱家角的楼板价飙近15000元。
在朱家角,这里凑集了中信团体、盛高置地、上海置地、上海证大、安祖高顿、金地团体、古北团体、嘉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8家著名开发商,他们选择朱家角的一大原因正是当地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朱家角房价的飙升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近来地铁二号线即将通向朱家角的消息一出,房价更是节节攀升。李振东回想,在2000年左右这里的房价还仅为1300元左右,而如今却翻了10倍之多。
然而杨辉明面对这样的成绩并不满意,因为虽然朱家角的房地产业很红火,但是这些成型社区的入住率是极低的,大批的房子都空置在这儿。“其实都是一种投资行动,我们现在就是盼望能吸引这些买房者回来居住,留在朱家角。”杨辉明说。
把人留在朱家角是这些领导者的良苦居心。他们信任这部分人应当是具有必定文化素养、必定经济才能的人才,能够为朱家角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以及提升朱家角的品德,对于区域发展有很大的利益。现在,杨辉明们把等待寄托在地铁2号线上,盼望能够吸引诸如徐家汇、虹桥、青浦及昆山、太仓工作的白领、企业家、艺术家入住,成为新朱家角人。
其实对于朱家角来说,旅游业面临着“留不住人”的为难。来过朱家角的人都会发明,夜晚的朱家角是沉静的,晚上8点钟,几乎只有原住民在家门口喝茶、打麻将,朱家角越发浮现一种景点化的偏向,这与领导者们一直想提倡的人居住宅的理念产生了出入。
为了让游客入住,朱家角想了很多措施,借着世博的机会,努力改良旅馆建设,加强承接游客的才能。
沈海英指着还在建设中的一个大型休闲广场说,这个建成后也是为了能够吸引游客留下来,除了看水乡风貌也有其他的娱乐设施可以享用。“其实古镇还做了其他努力,此前搞了夜游古镇的运动,鼓励游客晚上留下来坐船夜游古镇,也是非常美的,可是完整没有后果,后来就取消了。”沈海英不无遗憾地说。杨辉明表现政府也在研究如何做好旅游这一块,接下来打算请一些旅游专家为他们做计划,盼望能够解决难题。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到朱家角的客流量在19万人左右,这仅仅是预算的1/3左右。人员投入的最大化和相对冷清的客流量形成的抵触成为朱家角政府面临的为难现实。
世博会给朱家角带来了机会, 但它是否能借此机会开辟出别具一格的古镇发展模式仍然是个未知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