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市将落实《济宁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把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确保全市健身经费支出按本地区GDP增速比例逐年递增。
据悉,我市将在东部、南部、西部城区建设全民建设广场,打造市区8分钟健身圈,满足市民健身需求。各县(市、区)将围绕建设一个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体育公园或健身广场、一个标准田径场、一个综合体育馆、一个室内游泳池的“五个一工程”,积极打造城区12分钟健身圈。同时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利用5月份全民健身月、8月8日全民健身日、国庆节等重大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全民健身“共迎省运”系列活动。
年内市体育局要建设总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服务中心,检测大厅在100平方米以上,建有多功能运动干预室、咨询室,有5至7人的专职工作人员。配有全套IC卡国民体质检测系统、身体成份分析仪等3种以上仪器,配有骨龄检查设备及防护设施,每年有10万元以上的固定工作经费。每年在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站检测总人口1‰以上。此外,年内将培训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26名,各县(市、区)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320名,年内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要达到总人口的1.8‰。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