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在同一片蓝天下飞翔

时间:2012-03-01 14:37来源:东方圣城网 www.yunhepan.com

  

 

  为保证留守儿童的饮食营养,嘉祥县留守儿童学校每天都为他们准备丰富的饭菜。同学们说食堂的饭菜有妈妈做的菜的味道。

  

 

  近日,在市中区安居镇中心小学里,举行了一场刘大成关爱留守儿童爱心助学活动。此次活动中,刘大成携手爱心企业家,为60名贫困留守儿童每人送去500元的生活补助费,为100名家庭贫困学生送去了文具用品。刘大成希望通过大家的帮助,让这些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新年过后,该外出打工的爸爸妈妈们都陆续走出家门又远行了,爸爸妈妈开始了新一年的奋争,留下的孩子们,其生活学习又会怎样呢?在新学期刚开学之际,记者来到嘉祥县留守儿童学校,探访那里的孩子们。

  2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这个留守儿童学校,一座全新的高标准三层教学楼出现在记者眼前,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肃静、挺拔。在2007年9月份,梁宝寺镇为了解决因村民外出打工,子女受教育等问题,建立了这所全寄宿制留守儿童学校,全校有五、六两个年级,7个教学班,共326个孩子,其中留守儿童占近70%。

  用温暖 滋养孩子们的心

  记者到达学校时,正值课间休息,一群穿着统一校服的孩子在崭新的楼道里嬉戏打闹着。每一位经过的孩子都微笑着对老师和记者礼貌地叫一声:“老师好。”他们天真活泼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丝毫没有对生人的到来感到拘束。

  一个叫高歌的女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脸蛋上两个浅浅的小酒窝,笑起来样子十分甜美。很难想像这就是老师口中说的那个刚来时还是沿着墙根走路的孩子。“那个时候我不喜欢说话,总感觉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大家会看不起我。”高歌给记者讲起了她刚来时的情况。

  高歌是6年级3班的留守孩子之一,2010年新学期开学时就来到了这里。“她的父母亲分别在沈阳和天津打工,平时跟爷爷一起生活。像高歌一样的孩子在这个学校占了大多数,父母不在身边使他们的性格大多变得内向甚至自闭,爷爷奶奶隔代的溺爱也促使很多孩子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他们来讲心灵的滋养变得更加重要。”高歌的班主任王文山道出了平常工作中的重点所在。

  经过在留守儿童学校一年多的学习,现在的高歌与刚来时已判若两人,活泼的外表,开朗的言语,举手投足间充满了阳光和自信,现在也成为了学校里跳绳比赛和演讲比赛的佼佼者。“在这儿,同学和老师都很好。特别是老师,对我们很关心,平时有什么需要,都会很耐心地帮助我们,有时还给我们缝衣服,有时夜里给我们盖好几次被子,我经常给爸妈打电话让他们放心。”高歌小小的脸上笑容灿烂。“对于这些内向、自闭的孩子最主要就是让他们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他们才能专心学习。”校长韩应俭说。

  用关爱“还”孩子们一个家

  教学楼前的宣传栏上有序地摆放着学生们的活动剪影,宽敞平坦的操场上竖立着全新的篮球架、排球网、乒乓球台,宽阔的椭圆形操场划分明确,宽敞明朗。几只叽喳的麻雀站在篮球板上欢快的唱着歌儿,似乎冬日的严寒并没有影响它们欣赏孩子们嬉闹的目光。“由于我们这块地势比较特殊,以前被称作是‘湖区’,老百姓渐渐开始觉得不能只守着这一亩三分地,只有走出去,才能让家里过上好日子,于是就留下了这样一群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其他亲戚生活的孩子,这势必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些不利。”韩校长向记者说起了这儿的情况。

  学校注重符合留守儿童特点的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让每一堵墙会说话,每一棵树能传情,实施用浓郁的文化氛围熏陶学生,把广播室、宣传栏、黑板报等变成他们树立自信、正视自己成功、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孩子们在这里和老师们朝夕相处,与同学们共同生活。搬入新教学楼以后,学校加大了设施投资力度,微机室、美术室、音乐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科学探究室等一应俱全,教学小班化、办公自动化、备课网络化、上课多媒体化,新的环境给这个学校带来了全新的活力和热情。

  对入学的留守儿童,学校实行领导、老师、孩子的捆绑制,每班配备学习班主任和生活班主任,班主任与保育老师协调配合对孩子实行二十四小时监护,让孩子随时都能感受到家庭的呵护,从心理上杜绝了他们的孤独感。为了更好地见证孩子的每一步成长,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为留守孩子建立了“生活脚印档案”和“生活学步车档案”,以此记录孩子的点滴变化。“我们老师都可好了,课下跟我们一起吃饭、给我们辅导功课,我们要是遇到什么困难,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上五年级的韩丽丽说。语文老师岳增馗告诉记者,他家住在县城,尽管骑摩托车也挺方便,但每天都回去就怕影响课时安排。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平时干脆就不回去了,只有周末才回去陪陪老婆。这里大多是十多岁的孩子,在这里,老师们关注的不仅是学生们的学习,还要尽可能多地来照顾学生们的生活起居。

  下课了,孩子们都簇拥着走出教室,有的在操场追逐打闹,有的在教室聊天说笑。满脸的笑容和欢声笑语似乎在说,在这里有家的感觉。

相关阅读
  • 济宁举办“牵手关爱行动”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 关爱留守儿童 星星点灯爱心接力需要全社会共同搭建
  • 泗水县妇联:全力呵护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 寄情于卡 10万张爱心贺卡传递留守儿童的思念
  • 金乡街道:奏响留守儿童关爱交响曲
  • 马庙镇:再添四举措关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
  • 曲阜市关工委举办主题征文比赛活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
  • 鱼山镇:四措施关爱留守儿童

    • 上一篇:公安局长亲自挂帅 济宁“零容忍”坚决开展打霸除恶
      下一篇:3月新规:社区矫正再添规程 放射性废物将受严管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