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市场了解到,2月份下半月,进入市人力资源市场中的招聘企业有828家,提供就业岗位36038个;有46798人进入市场求职,求职人员与企业提供岗位的缺口数为10760;初步现场达成意向的12941人。
一线技术人员最紧缺
“春节后,市场中有需求量的企业以机械加工业、餐饮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为主,需求岗位主要在一线普通技术人员、一线服务人员、一线营业服务人员。”市人力资源市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济宁市是机械加工类企业聚焦地,节后需求量持续不减的是车、铣、磨、钳工等一线技术人员。加之近年来,我市各个技工学校的学生在进入实习期前几乎已全被我市的大型机械加工企业签定合约,所以这类技术人员在我市相对急缺。机械加工类相较其他类别的技能要求要高很多,一台机床就要几十万元,就连操作不当的维修也要上万元,企业宁愿提高工资待遇去招熟练工,也不愿意招用学徒工,招用的人员类型相对单一。
工资待遇有所提高,但流动性依然存在
在工资待遇方面,与去年同期相比,普通焊工从去年1800元左右/月已经提高到2000元至3000元/月。熟练工的工资待遇一般在5000元左右/月,这相比沿海城市的待遇来说并不是太高,也增加了我市部分优秀技术人员的流动性。
另据介绍,我市部分餐饮服务业年内工资待遇比去年同期上调了30%,却依然存在常年招人,常年留不住人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此行业用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餐饮服务员,如果有18至25岁和25至35岁的服务员来应聘,他们大都会选择年轻且无家庭负担的人员。前几年,在市区服务行业中所用人员大多是周边县区及近郊的人员,而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在市区内打工的这类人员减少了。而市区内愿意从事餐饮服务业的人员,除了家庭生活有困难的大龄失业人员外,其他年龄段的人员较少,而我市餐饮服务业的现状是,多数人员为外来从业人员。
求职者心态变了
从求职者方面来看,各类人员以前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大多在上午9点到9点半,今年正月十五过后,求职人员的进场时间就向后推了半个小时左右,很多求职人员说是因为天气不好,又不急于找工作,没必要起那么早。
从进场求职的人员来看,一个人找工作要四五个人陪着一起来,还有的父母也跟着,这不仅增加了人流量,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个人求职的难度,因为一同前来的人多,参考意见也增多,造成部分人员难以尽快实现就业。求职者并不是为了生计去找工作,而是家庭压力、社会压力迫使他们去找工作,这也从原来找工作目标的“干一行、爱一行”逐渐转向了“爱一行、干一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