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快基层医疗服务均等化进程,我市拟利用3年时间在全市推广中医适宜技术,计划建设100个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1000个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培训5000名中医乡村医生,使乡村医生能够掌握不少于20种的中医适宜技术、城乡居民能够掌握不少于10种的中医预防保健知识。此外,在这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内,中医临床使用率将达到100%,30种常见病发病率下降30%,乡镇以下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下降30%,20种慢性病致残率下降30%。
我市将对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和乡镇(社区)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进行技术培训,重点开展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临床诊疗等方面的理论、临床和社区实践技能培训。对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知识和技能进行强化培训,培训内容重点围绕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确的乡村医生应掌握的中医药基础知识,强化培训乡村医生中医诊疗技能和适宜技术项目,确保每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有1名医生达到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确的乡村医生(西医)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基本要求。
另据了解,2012年我市将启动项目筛选和推广试点工作,2013年进行全面推广,到2014年底,以县(市、区)为单位的推广覆盖率达到 100%、乡镇覆盖率达到100%;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覆盖率达到100%;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技术人员培训率达到100%,中医适宜技术临床使用率逐步达到100%以上,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培训率达到100%,确保每个村卫生室有1名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接受培训,并能熟练掌握和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50种中医优势病种的知晓率、治疗率均达到100%;力争通过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普及,使城乡居民均能掌握10项左右中医保健知识,推广自我保健,降低疾病发病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