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天津7月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消息》14时48分报道,京津冀区域高速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建设任务目前已基础完成,7月15号将全面进入试运行阶段,打算9月1号正式联网启用。详细情况我们连线天津台记者孙阳:
主持人:介绍一下,京津冀区域高速不停车示范工程的详细情况。
记者:在2007年初,交通部正式启动区域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示范工程建设,并分为京津冀和长三角两个区域进行建设。近日,河北第一张“低碳畅行卡”成功发行。那在该系统正式启动之后,车辆经过高速公路收费口时无需停车,栏杆主动抬起,主动扣费。
据介绍,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简称ETC,它通过“车载电子标签+IC卡”与专用车道内的微波设备进行通信,实现车辆不停车支付高速公路通行费功效。这一系统每车收费耗时不到两秒,其通行才能是人工收费通道的5到10倍,能大幅进步收费站的通行才能,缓解收费站拥堵状态。系统不应用现金交易,避免找零麻烦,为高速公路用户供给了安全、便捷的电子支付和通行服务。此外,车辆不停车便可通过收费站,可下降车辆磨损和油耗,减少大气污染,实现节能减排,有利于打造低碳交通和环境保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