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我市居民“买菜难”问题,市商务局自2011年11月份,启动社区便民肉菜店建设。今天从市商务局获悉,我市第一批35个肉菜店,匾牌和货架基本安装完毕,多数已开业。第二批33个肉菜店,匾牌和货架正在制作之中。从3月1日开始的社区菜市场服务“盲区”调查进展顺利。
据了解,目前全市肉菜店建设申请达160个,其中选点92个,按《建设和设置规范》,经市区两级商务部门对第一、二批92个点逐一实地审查,认定68个,合格率74%。其中新建49个,占72%。经批准建设的社区便民肉菜店,须确保建设和管理同步到位,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同时与市、区两级商务主管部门签订《社区便民肉菜店建设管理责任承诺书》。社区便民肉菜店实行统一店面标识,统一管理标准,统一商品货架,统一服务规范。门店标牌式样统一为“社区便民肉菜店”,并以区为单位统一编号。门店的标牌和货架由市商务局指定单位统一制作。社区便民肉菜店开业后,由市商务局等部门进行验收,通过验收的将按实际使用面积给予补助,今年10月31日前开业并验收合格的,每平方米补助500元,每个社区便民肉菜店最高补助5万元。
市商务局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已通过认定的68个肉菜店中,由菜农、菜贩、下岗失业人员建设的占83%。高新区黄金时代小区的社区便民肉菜店老板杜元亮告诉记者,他去年来济南某小区物业打工,无意间发现“肉菜店”征集信息,便租下这间50多平方米的门头房。店里蔬菜新鲜、肉质放心以及邻近居民小区使肉菜店生意越来越好,目前每天的营业额超过3000元。
菜市场服务“盲区”居民“买菜难”逐步缓解,但仍有部分菜市场选址困难的老小区和配套设施不完备的新建小区居民买菜困难。为切实解决居民“买菜难”问题,市商务局自3月1日起通过媒体向市民征集服务“盲区”,目前已收到相关信函、邮件、电话19件,征集服务“盲区”12个,其中,历下区2个,市中区7个,高新区3个。对以上12个“盲区”,现有8个已布点建设。
针对许多菜农、菜贩、下岗失业人员不知道便民肉菜店建设的政策信息的情况,市商务局印制3000份《济南市社区便民肉菜店建设公告》。下一步,市商务局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将调查的服务“盲区”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要求各区10月底前完成各自“盲区”的建设任务,动员居民群众,尤其是菜农、菜贩、下岗失业人员和毕业生等积极参与建设,引导业户到“盲区”选点建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