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农村文化队伍的不断加强,农村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现如今读书、看戏等这些过去似乎只属于城市人的文化消遣,也成为农民文化生活的一种时尚。
构筑起多层次文化阵地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市中区唐口街道文化广场像往常一样,准时响起了悠扬的音乐。三十多名农村妇女在村里文艺指导员杜传英的带领下,手持红绸,兴致勃勃地跳起了广场舞。“现在活动越来越丰富,我们农闲时节也有了好去处,来这里抬腿功夫就能到,每天来活动活动,浑身都舒坦!”65岁的李春兰老人乐呵呵地说。
“在以前,逢年过节时村民最大的娱乐就是打麻将,现在村民们有了新去处,唱歌跳舞、读书看报等,文体活动多了起来,牌桌赌局少了下去,人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杜屯社市中区书记杜林勇谈起农村的变化深有感触。
据唐口街道党工委负责文化宣传工作的同志介绍,从2007年起,街道按照“步行10分钟,能到本村文化大院”的要求,打造“农村10分钟文化圈”,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量与质的提升。目前,唐口街道已经高标准建成街道综合文化站1处、村文化大院40个、文化活动广场10个、农家书屋45个,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在全街道初步构筑起了一个以各种文化设施为载体,多层次、相配套的乡村文化服务网络。
配齐农村文化“四大员”
“造就一支有高素质的农村文化管理员队伍,是发展农村文化的重要保证。”分布在街道的的村级文化“四大员”即“农村书屋管理员、文艺指导员、计算机操作员、编导创作员”成了带动农村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通过他们的努力,建立起农村文化的长效机制,把老百姓培养成文化活动的主体。
“过去,街道要组织一台像样的节目都有点困难,现在群众文体组织却要‘拿出绝活’想方设法‘挤’入各种演出活动。”唐口街道党工委委员郭庆国深有感触的说。“如今唐口街道的民间群众性文艺团体如雨后春笋一样快速成长,个个有实力,个个有冲劲,群众文体活动如火如荼!”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过文化“四大员”的带动,街道的文化真正火了起来。前不久,来自唐口社市中区的农家书屋管理员唐延安将和其他77个村的文化“四大员”一起正式上岗,担当起本村文化“大管家”的重任。除此之外,挖掘本村的文化资源,把文化能人组织起来,组建文艺团队,培训文艺骨干,定期组织村民进行文化活动,对一些古老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逐渐成为文化“四大员”的重头工作。
欢快的音符跳起来
有了文化阵地的支撑,配齐了农村文化“四大员”,老百姓热情空前高涨的形势下,唐口街道因势利导,加强扶持,提升水平,帮助20多个村配备了10多种文体器材,在40多个村建立了文化大院,20多个村庄自发成立了秧歌队、篮球队、扇子舞队等各类文体队伍。
街道专门邀请市中区文化馆的专家帮助各文体队伍创作、修改曲艺段子,通过宣传鼓励、典型带动、活动汇演等一系列措施,催生出了一支支以农民文化为主体的“庄户剧团”、“草台戏班”、健身团体等。他们每年创作作品50多种,开展多种形式的演出500多场,成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
“自从参加了秧歌队后,精气神更足了,每天晚上都会来广场跳一跳,扭一扭,现在一天不跳就觉得浑身难受,而且我们还经常到各地去演出,真是乡下人见了世面呢。” 说起村里的秧歌队,李大妈笑得合不拢嘴。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部门新闻 > 唐口街道:让农村文化“活”起来
唐口街道:让农村文化“活”起来
时间:2012-04-02 09:20来源:中区政府网 www.yunhepan.com
上一篇:赵庙乡召开廉政勤政承诺大会
下一篇:南苑街道凤凰城社市中区全力打造新型社市中区服务中心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