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兖镇按照全国文明乡镇创建标准,以“镇村管理年”为契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热点、打造亮点,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五项工程”创建工作,全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实施文明镇村建设与管理质量提升工程。创新阵容村貌环境管理,开展了全镇环境卫生突击周整治行动,全镇清理垃圾3000多方。加大了保洁员队管理,实现了镇村主次干道和商业大街、公园、广场、全日保洁,地面无尘土。采取徒步执法和日常巡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全镇的龙桥路、大禹路、济微路、汶邹路、富阳路、胜利路等十余条镇村主干道进行规范治理。发放了《关于规范春节期间城乡环境秩序的告知书》,流动摊点、店外经营、乱停乱放等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治,共查处各类违法建筑10余处,严禁非法小广告,彻底清除镇村“牛皮癣”300多处。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进行了逐条街、逐个单位、逐个店铺划定包保责任区,签订责任状。加快社区建设,严格招投标和建设程序,制定社区管理办法,不断提升社区管理水平,目前,杨厂、前杨等13个村启动第二批楼房建设,牛楼、小马青等10个村实现了社区物业管理,科学配置了服务功能,实现了社区管理的规范化、高效化。规范提升户外广告、门头牌匾设置,严肃查处擅自设置、过期、破损的户外广告、门店招牌60多个。严格落实了“门前三包”责任制,逐条街、逐个单位、逐个店铺划定包保责任区,签订责任状,包绿化、包卫生、包秩序,重点解决门头店面乱泼乱倒行为,切实把“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到实处。
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程。为全面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主要抓好六大载体。一是以农户联创为载体,明确了10个重点创建村,抓好了“创先争优、文明倡树、民主管理、平安村居、邻里互助、卫生监督”六项联创任务,2示范村创建已经开始创建,今年将建成文明创建示范村10个。二是以文明示范户创建为载体,制定了创建标准,完善创建制定,制作文明示范户牌子,明确了10个重点创建村,确保85%的户达到标准。三是以文明社区创建为载体,制定完善了农村文明社区创建标准和管理办法,新型农村社区实现里物业管理公司化、文体建设多彩化、内外氛围和谐化,年内完成10的兖州市级文明社区创建。四是以文明村创建为载体,重点赛选,严格标准,抓好创建,目前,新义、西稻营等8各村已经开始积极参与创建,力争年内6各村通过兖州市文明村验收,实现县级文明村创建数量占村庄总数的55%以上。五是以平安镇村创建为载体,全镇电子监控安装全部到位,加强对电子监控的管理,健全了预警在先、反应迅速、运转协调、防范严密、打击有力的长效工作机制建设,村民对社会治安满意度达到98%以上。六是以农村文体场所和文化建设为载体,把文体设施建设作为攻坚工程,加大泗庄社区、金村社区等5个中心社区文体场所和文化建设。牛楼、金村、泗庄按照了高标准的科普宣传栏,提升社区宣传功能,实现村村都有文体场所的目标。发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用,确保社区、村基层服务点覆盖率100%。
实施公共文明引导工程。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利用节假日组织好公民道德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努力形成崇德向善、争做典范的良好风尚。把居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教育纳入到各项创建活动中。与镇妇联联合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媳、好夫妻、好儿女等家庭好角色系列评选活动。春节前后全镇各村进行集中评选,评选出1500多人各类家庭好角色。今年三八妇女节期间,镇隆重表彰“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20人,并将红花、证书和奖品敲锣打鼓送到好角色家中,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广泛开展《新兖精神》征集活动。3次下发了关于征集“新兖精神”表述用语的通知,广泛动员,集思广益提炼新兖精神,用响亮精神凝聚力量、鼓舞斗志。目前共计有400多人进行了踊跃投稿,征集征集各类作品600多件。征集活动即将结束。“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全面展开。起草印发了实施意见和配当表,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抽调12位同志到大讨论活动的组织、指导和实施工作中。文件进行了网络上传,制定编发简报8期,学习讨论各项活动全面有序推进。为强化责任,明确任务,我镇研究制定了《2012年新兖镇乡镇文明建设与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重点开展好四大文明创建工程。同时,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纳入镇千分考核,加大对精神文明工作的奖惩力度。
实施志愿者服务工程。建立新兖志愿者联络站,整合团委、宣传、司法等部门志愿者队伍,加强志愿者队伍管理。实施社区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定期组织学生、职工、青年、妇女等进行医疗卫生、科普宣传、法律援助、环境保护、社会秩序、全民健身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全镇拥有各类志愿者1000多人,镇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敬老院服务老人、农技入户到地头志愿者活动3次,120多人参加。
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心灵工程。一是建立了未成年人工作指导协调、任务分工、督促检查和奖惩激励制度,搭建了畅通的沟通渠道,对先进典型进行及时宣传报道,定期播放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公益广告。二是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采取乡村少年宫活动室与教室分离的方式,在学校内安排独立校舍作为少年宫活动场所,充分利用可用空间(墙壁、长廊、橱窗),作为活动、作品的展示阵地,体现了乡村少年宫的新面貌。目前对镇8处少年宫进行了摸底调查,查找不足,提升水平,力争年底前完成5个学校少年宫创建。三是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为纽带,优化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发展环境,召开家长交流会1次,组织各类集训2次,安全检查5次。完善了心理健康教师工作制度、家庭教育工作协调机制。镇工会、团委、妇联、教体、司法等部门共同搭建了服务平台,设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室”,开通“心理阳光热线”,开设了心理健康网站,拓展了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诊疗渠道。
.
(刘伟 杨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