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下午,针对23届省运会场馆建设整体进度滞后等问题,我市召开调度会,督促各相关县市区和部门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下,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扎实进取的作风,完善制定可操作性更强的办法举措,全面抓落实、高效抓推进,确保如期圆满完成场馆建设任务。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出席调度会并提出要求。
副市长石爱作主持会议并通报了县市区省运会场馆建设进展情况。据近期督查情况显示,多数县市区场馆建设整体进展不快,离我市确定的目标要求有很大差距。梅永红指出,办好第二十三届省运会,是我市向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而场馆建设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础。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省运会场馆建设,充分认识举办23届省运会对济宁建设发展的重要性,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集中建设一批档次高、功能性强的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在成功举办省运会的同时,满足广大市民群众健身需求,带动城市面貌改善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
梅永红强调,要按照时间节点,制定工作推进表,倒排工期全速推进场馆建设,尤其是尚未开工的场馆,承建的县市区要抓紧完善相关手续,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切实强化要素保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开展施工,确保场馆建设质量、标准、工艺、设施全部达到省运会赛事要求,既经得起核查验收,又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开拓思路、多想办法,科学合理运用市场机制、广开融资渠道,引入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场馆建设和后续场馆运营,最大限度减轻财政负担,持续发挥场馆的应有作用。要加强对场馆建设的全程督导检查,建立定期督查报告制度,及时通报各项工程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不负责任、敷衍塞责、失职渎职、影响省运会场馆建设工作大局的,将严肃问责追究。各部门各单位要跟踪到位、服务到位,积极破解要素瓶颈制约,为各项工程建设开辟“绿色通道”、打开方便之门,确保如期完成省运会场馆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