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阳路段负责保洁的城阳街道前旺疃社区再就业居民臧有珊,一脸兴奋:“都50岁的人了,政府还能给我安排这份工作,日子过得很踏实。”
去年以来,城阳区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抓手,提高辖区内失业人员就业率。目前,城阳区已实现全年新增就业2.99万人,全区81%的社区达到了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标准,企业缺工现象同比下降了50%。
城阳区政府投资160万元,全区为230个社区统一配备了室外电子屏幕,发布就业政策和岗位信息,将就业管理和服务延伸到每个社区,实现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劳动力市场信息的资源共享。城阳区还建立了“一库七账”制度,做到失业人员底数清、家庭状况清、技能文化清、年龄结构清、就业需求清、再就业去向清。
城阳区开发的“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失业人员的动态化服务;“失业人员访谈室”,使失业人员足不出村就能掌握就业政策、形势等信息。社区与辖区企业建立共建关系,企业优先录用、社区推荐上岗,实现“互利双赢”。
灵活就业带“活”了就业工作。城阳区围绕“4050”、“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挖掘了集中作业式、家庭作坊式、季节加工式、社区服务式、家政服务式、集贸市场式、特色种植式等7种灵活就业模式,已实现困难群体就业4566人,占到全区总数的1/4。
在城阳区《关于做好充分就业工作的意见》中,取消了城乡户籍待遇差别,将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灵活就业的人员纳入统一管理,每人每月给100元的灵活就业补贴。登记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每人可获得4000元的一次性创业扶持资金,创办企业的可获得6000元补贴。登记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军队退役人员、随军家属等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均可根据政策申请不超过20万元的小额贷款贴息。截至目前,全区有6500余人次从中受益,区、街道两级财政共发放补贴160余万元。
《 人民日报 》( 2012年05月21日 23 版)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