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四中王校长做客齐鲁网《家有考生》
齐鲁网济南5月31日讯 (记者 李正 实习记者 宁子溪) 2012年高考已经进入了七日倒计时了。从现在开始已经进入最紧张的冲刺复习阶段。那么,如何把握好这最后的复习时间?如何在高考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历城四中王校长做客齐鲁网《家有考生》对这些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问题做了详尽的解答。
王校长告诉记者,除了完成老师安排的复习任务,还要做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考试的心理准备;二是,考试的精力储备;三是,考试的物质准备;考试的效率技巧。
一说考试就害怕 换个角度来思考
有的人一说考试就害怕,一到考试就心情紧张,情绪烦躁,睡不着觉。越是这样,在考试时发挥得就越差;有的人平时学习不错,但是到考试是出错率特别高,就像在考试时智商一下子降低了许多,实际上不是智商降低,而是不能正确面对考试,心理压力过大。
王校长建议的方法是:换一个角度思考。可以这样想,如果没有考试,结果将是怎样?将是我们十年寒窗而没有一个结果,人才的选拔将会进入无序状态,像我们这样平民百姓的孩子将永无出头之日。从另一方面说,学生害怕考试,就像军人害怕战斗一样,一定不是一个合格的学生,必须从害怕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才会使自己得到提高,得到升华。所以,我们的结论是:考试是机会、是收获、是锻炼,是我们成才的阶梯。
良好的心理准备:进入一个“考试的状态”
什么是考试状态?王校长接着解释说,是做事沉稳,思考深入,计算精密,书写规范。考试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规定的卷面任务,机会只有一次,来不得半点马虎。而人的一种状态不是说有就有的,必须在平常有意识的训练,考前进行强化。有的人考试出错,老是报怨自己浮躁。什么是浮躁?浮,就是停留于表面,不能深入的学习与思考;躁,就是急躁,不稳重,凡事求快,做事马虎。浮躁,就是在应该慢下来的时候不能慢下来。也就是不能进入应有的状态。
进入考试的状态,还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成功与失败都是暂时的,高超与低潮都是必然的。不要害怕低潮的到来,早来比晚来强,今天不来,有可能明天来,明天不来,有可能正赶上高考来。一切事物都有两个方面,坏到了极点,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化。所以说,高考一天不结束,就没有一个成功者,也没有一个失败者。
精力储备旺盛 思绪自然开阔
在考试时精力旺盛,自然思路开阔,计算准确,做题流畅;而身心疲惫的参加考试,往往过去会做的题也不会了,并且计算和书写的出错率比较高,自然也就不能取得应有的成绩。这就要求在考试以前做好精力储备工作。按时作息,休养生息,营养合理,身心愉悦,是精力储备的必要手段。考试期间切不可挑灯夜战,拖垮身体。另外,不要被学习以外的事情吸引了你的注意力,比如有胜负的比赛或游戏,比如与同学或他人的人际矛盾,比如家庭中比较棘手的琐碎事情,比如没有妥善保管自己的东西而导致丢失等等。所以,在考试时要有一种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或物我两忘的佛家思想,乐呵呵,傻乎乎,这样才能集中精力于一点,取得优秀的成绩。另外,考试时提前进入考场,熟悉考场环境,坐到考桌前,放松身体,平静心灵,均匀呼吸,幻想着你的快乐,会使你的临场发挥格外的好。
物质储备应备足 考前忌换新衣
考试对于学生,无疑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有的同学就会特别重视。比如,换新衣服,穿新鞋子,改善饮食等等。岂不知,这样做恰恰给你的考试带来了隐患,新的衣服可能是你的皮肤感到不适,新的鞋子可能会夹你的脚,改变饮食习惯可能会使你肠胃不适。这些都可能会影响你的考试。所以,着平常的衣服,穿平常的鞋子(只要干净),吃平常的饭食。考前还要注意检查是不是带足了考试物品,2B铅笔、中性笔等文具、手表等。
延伸阅读:济南历城四中副校长做客《家有考生》 让考生轻松应考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