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山东高考“食补”进化论:从青岛饼干到脑黄金海参

时间:2012-06-08 20:10来源:齐鲁晚报 www.yunhepan.com

  文/本报记者 赵磊 片/本报记者 孙国祥

  从上个世纪高考制度刚刚恢复至今,高考的分量不断增加着。当高考的压力铺面而来,不论是考生,还是家长,总希望找到一种途径去排解,去找到一种寄托和安慰。考前的“食补”渐渐成为一种习惯,并且愈演愈烈。

  1978年高考“食补”案例:

  青岛饼干、白菜水饺

  1978年,是我国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二年。那时候人们对于高考的理解,还是懵懵懂懂。人们重视它,却并不像现在这样的看重它。高考“食补”的概念,也只是“能够吃上肉”.

  1958年出生的王怀成,恰恰赶在这一年参加高考。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期,王怀成的家境在当时来说,已经算是中等偏上。

  1978年,王怀成准备参加高考,并且开始了最后的冲刺。“那时候能吃上个青岛饼干,就感觉是很幸福的事儿,晚上熬夜复习,也有动力。”

  现在的王怀成,已经即将退休,经济条件也不错,各种美食、补品也吃过不少。但是,当他回忆起当年的高考时,记忆最深的还是那一包包的青岛饼干。

  王怀成当年考试的内容是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五门。除了数学和语文是强项,其余的三门都差强人意。学校里赶不上进度,就只能晚上回家“开夜车”.

  当时,家里的菜谱基本上就是窝头、粘粥和地瓜,王怀成的父亲害怕他复习吃不下,特意从平时的花销中节省出来几块钱,买了几包当时颇受欢迎的青岛饼干,作为王怀成晚上复习时的“夜宵”.对于王怀成来说,这一包包的饼干,就意味着甜蜜的奖励,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考试的信心。

  在高考前一天,为了给王怀成考试加油,家里破天荒地包了饺子。“饺子是白菜肉馅儿的,那时候肉很缺,基本上都是白菜。但是那个时候吃着就是香,感觉考试的待遇像是过年。”王怀成说。

  几包青岛饼干、一顿白菜肉的水饺,就成为了那个年代高考食补的全部。

  1998年高考“食补”案例:

  在家“点菜”加上“脑黄金”

  转眼过去20年,高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渐渐变得重要起来,而高考前的“食补”也开始初见端倪。

  现在大虞街道工作的缪樊,1979年出生于黑龙江省。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缪樊跟着家人一起搬到潍坊居住。1998年夏天,已经19岁的缪樊,在潍坊参加了当年的高考。

  缪樊的父母都是石油公司的职工,在同龄人中,她的生活条件算是不错的。高考前,家人为了让缪樊有好的状态去迎接考试,总是想尽办法给她做喜欢吃的饭,家里吃饭都是“点菜”.

  “我早上出门的时候跟我妈说,‘妈,中午我想吃什么什么。’到了中午,家里就给做好了,回家就能吃。”缪樊说,母亲做饭特别好吃,考试前的一段时间,经常可以吃到喜欢的小排骨、小鸡炖蘑菇和各种凉菜。

  “当时一家就一个孩子,都把高考当作大事儿,特别大的事儿,有什么条件全都用上。”当时电视上疯狂地宣传一种叫做“脑黄金”的补品,缪樊一家也商量着是不是要买。

  为了高考,家人不管“脑黄金”的价格是多少钱,硬是为缪樊买了一盒。“当时的感觉就是,只要有点用的,全部都买上。”

  一盒“脑黄金”,缪樊喝了一个多月。但是,最终她也没有觉得这盒“名贵的脑黄金”起了多大作用。“当时花多少钱买的忘了,反正是不便宜。吃了以后发现,根本没啥用。我同学里面吃的也没几个。”最终,缪樊考上了潍坊学院。

  上个世纪末,“脑黄金”作为少数几种考试补品,进入市民的视线。尽管各种宣传铺天盖地,但是买账的考生也仅仅是一小部分。大多数的人,对于“补品”还是怀着不感冒的态度。

  2011年高考“食补”案例:

  每天一只海参不能少

  到了近几年,保健品、补品已经渐渐开始成为高考经济的主角。“羊群效应”开始让大多数考生从“食补”上进行攀比。有时候,补品并不一定是为了进补,也许仅仅是追求一种心理安慰。

  1992年出生的闫秀梅是青岛莱西人,2011年参加高考,并且进入了潍坊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在高考前的几个月,家人为了保证女儿的营养能够跟上,各种海鲜、水果从来没有间断,而且每天让女儿吃一只海参。

  闫秀梅的父母都是从事个体经营行业,平时工作很忙。但是,在女儿临近高考的半年里,他们尽最大的努力抽出时间,陪着女儿,同时也从饮食上,不断地给女儿增加营养。

  起初,闫秀梅在学校住校,后来因为学校食堂伙食太差,家人害怕高三复习时女儿营养跟不上,所以“特赦”闫秀梅可以走读。

  “水果、牛奶、海鲜从来没有间断过,而且每天吃一只海参,坚持了大约半年。”闫秀梅并不知道海参的价格,只是知道很贵。即便如此,家人还是让备考的女儿,享受了“孕妇临产”的待遇。

  闫秀梅的母亲曾经多次提议,要给女儿买保健品。“她都是听到同事说,谁家谁家的孩子高考前都吃保健品,效果多么多么好,所以也想着给我买。我都没同意,心里很排斥这些东西,觉得都是迷信,考试就要靠自己的努力。”闫秀梅说,就像别人吃保健品是一种心理作用,她拒绝保健品也是一种心理作用。

  因为如此,闫秀梅却是成为了同学眼中的“特例”.闫秀梅的大部分同学,都会买各种各样的保健品、补品。然而,这些保健品并没有立竿见影地起到效果,只是让这些处在考前紧张状态的高三学生,心里有了一点点的安慰和寄托。

  不只有一个专家分析过、提醒过,保健品要慎用,由于不同个体体质、生理状况存在差异,可能会打乱正常的身体规律,甚至会出现副反应,适得其反。

  考前进补或许是有一些益处,但是却需要慎重对待。补品不是考试的“神器”,也吃不出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不若适度进补,还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真正该用到的地方。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
  • 德州武城一黄金柜台15秒内被洗劫 案发视频曝光
  • 烟台黄金职业学院获省政府批复 规模暂定为6000人
  • 临沂:小学生蹲马步被打成脑震荡 打人女老师家属道歉
  • 山东发布防病信息 水痘进入高发期需及时接种疫苗
  • 临沂:女老师罚小学生蹲马步打成脑震荡 校方称将处理
  • 东营市民买清华同方平板电脑频死机 厂家承诺退货
  • 疑重复收取保证金 临沂百脑汇部分商户停业
  • 胶东半岛成全球第三金矿集中区

    • 上一篇:即墨一老汉被疯狂轿车撞飞50米当场毙命 (图)
      下一篇:“女版郭德纲”丈夫现身:我媳妇不是PS的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