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熟练工人一天也只能收集一斤左右的蜂王浆。
因为现在的收购价格太低,王金磊家积存了大量的蜂蜜。
养蜂是个细致活,蜜蜂如果生病了,养蜂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如果不及时发现,后果非常严重。
文/本报记者 于潇潇 片/本报记者 孙国祥
临朐县龙岗镇的夏日,和煦的阳光在淡紫色的荆条花间流淌,成群的蜜蜂纷飞舞蹈,这里是养蜂人王金磊的蜜蜂王国。
王金磊头戴面罩,拎起一扇爬满蜜蜂的巢框,憨厚的笑容里多了一份满足。密密匝匝的六菱形蜂巢上滴沥着黏稠的汁液,在阳光下闪耀着熠熠的琥珀色。
“最勤劳的动物就是蜜蜂,早上4点多就开始工作,工蜂一般只能活几个月,是被自己活活累死的”,王金磊说。临朐多山,林繁叶茂,春天里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雪。“雪”落了,枣花开,枣花未败,淡紫色的荆条花又开始吸引蜜蜂和养蜂人追香逐蜜。
蜜蜂累,养蜂人也累,像采集蜂王浆只能通过手工一个一个将小蜂巢中的蜜蜂幼虫夹出来,再用特制的橡胶勺从蜂巢里面将蜂王浆收集起来,一个手工熟练的养蜂人一整天的时间也只能收集1斤左右的量。
在王金磊的出蜜房里摆着一台桶状的“甩蜜机”,“甩蜜机”旁边的一个大缸里盛着刚刚甩出的甜丝丝、香喷喷的荆条蜜。王金磊说,养蜂也有休息期,冬天蜜蜂不出来采蜜就要靠白砂糖养活。这些蜂蜜每斤的成本就在十二三元,“工厂里的加上包装费、运输费、机器折旧费等肯定更高。”
蜜产出来了,销路却是问题。近两年的收购价格让王金磊很郁闷,“上门收蜜的张口就是,八块钱一斤,我全包了,可是七八块钱我得赔死。”有人劝王金磊往蜂蜜里掺点儿“料”,他坚决不肯,因为这是良心活儿。销不出去,几千斤蜜都在家里存着,反正纯蜂蜜不怕放,但总得赚钱养家,无奈之下,王金磊打起了零工。
记者走访发现,王金磊所在的临朐龙岗镇上林村,几户养蜂人都面临着同样的窘境。
▲每一个蜂巢内只有很少的一点蜂王浆。
▼蜜蜂每天都是拼命地工作。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