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济宁市政府与北京大学法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开展广泛交流合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张守文,省法制办主任高存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韩军,市委常委、秘书长刘成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中会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以我市建设法治政府战略为支撑,通过在人才培养、理论科研、政府实务方面的交流合作,提高我市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建设开放型政府;建立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实现公众有序政治参与,建设服务型政府;探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廉洁政府,合力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此举同时也将提高北京大学法学院核心竞争力,加快北京大学创建一流大学步伐。
梅永红在仪式上致辞,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合作协议的成功签订表示祝贺。他说,法律对政府及个人都意味着一种规则、一种文明趋向,对社会的意义在于它用规则实现公平公正、体现文明进步。作为政府应该积极主动地依法行政,坚决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一直以来,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府法制工作,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政务信息公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济宁正处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让政府每个重大决策行为都能够有法可依至关重要。北大法学院是我国法学、法律方面的最高学府之一,有着深厚的法律底蕴和建设法治政府的成功案例。此次与我市签订协议,是北大法学院首次与地市级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充分体现了对济宁这方热土的厚爱、对孔孟之乡建设全国标杆式法治政府的期待,相信在北大法学院的指导帮助、省政府的鼓励支持下,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必将取得新成就。
张守文在仪式上表示,北大法学院将鼓励和组织有关专家学者为济宁发展建设特别是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提供指导和咨询,积极为济宁培养、培训业务骨干和法律人才,支持和鼓励法学院学生到济宁开展社会实践、就业见习,共同建立院市青年法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高存山充分肯定了我市利用智力提高政府法制工作层次水平的做法,并希望济宁法制工作由此开启新的篇章。
仪式上,刘中会、张守文分别代表市政府、北京大学法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市政府法制办与北大法学院签订了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项目合作协议。
市政府秘书长杜昌华参加了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