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董惠 片/本报记者 吴凡
目前,潍坊有环卫工人2000余名,他们大多年龄较大,工资水平也在城市最低工资标准之下,且在人们歧视的目光中进行着高危行业。毋庸置疑,环卫工的生存处境日渐尴尬与无奈。
诚然,作为城市的“美容师”,环卫工用汗水美化着我们的环境,而其在工作中受伤的新闻屡屡见诸各大媒体,但极高的关注度似乎并未给这个群体的生存现状带来明显的改观。
环卫工缘何工资低、待遇低?究其原因,现在环卫工基本是政府招标,市场化运作,但环卫作为公共服务业,交由市场这只无形的大手时,也势必凸显更多的弱点。
环卫工工资普遍不高
家住奎文大虞村的谭师傅从事环卫工作已经四年,她的妻子也是环卫工人,今年53岁的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上班,小女儿在淄博读大学。即使小女儿节省着花钱,一年也需要一万多元,而谭师傅和妻子每月的工资都是800元,一年挣得钱勉强够女儿上学用,日子过得很难。
想着女儿后年就要毕业,谭师傅长长舒了一口气,嘴里只是说着,自己没啥技术,只能靠苦力赚点钱,虽然付出的劳动与工资并不成正比。
臧廷强是潍坊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的一名工作人员,他于2002年来到环卫处工作。据他回忆,那时的环卫工工资只有三四百元。现在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环卫工工资也上涨到七八百元。目前,高新、奎文、潍城各区的工资因财力不同也略有差距,高新的稍高,在900元至1000元之间。
今年,山东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潍坊奎文、潍城等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240元。但现实是目前大部分环卫工工资均在最低标准之下。
这个行业流动性大
年过六旬的吴化秋在南乐道街做环卫工多年了。可就在一个月前,他却突然提出辞职。
那天,他像往常一样在负责路段清扫垃圾。当他清理完准备离开时,一个陌生男人走了过来,要求他把自己刚刚倾倒的垃圾打扫干净,因为手头上有急事,吴化秋着急离开,一时间,双方发生了争执,最后,男子竟然向他挥了拳头。吴化秋一气之下便向环卫部门提出了辞职。
尽管如此,辞职半个月后,吴化秋又重新回到了环卫的岗位上,只是换了清扫的路段。按他自己的话说,虽然环卫工的工资低,也常有各种意外发生,可自己现在一把年纪,别的工作也找不到,只能干这行了。
正如多数环卫工所说,但凡有点办法,谁都不愿意干环卫。
环卫工渐成高危职业
凌晨四五点,宫显芳就得起床,准备开始她一天的工作。56岁的她做环卫工作已经9年了,多年的户外工作使得她的皮肤晒得黝黑,瘦削的身体在夏日骄阳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单薄。面对记者的采访,她也只是乐呵呵地低头干活,并不多说话。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跟宫显芳一样,目前潍坊有环卫工2000余人,几乎全部是临时工。
不仅如此,由于常年在机动车道上清扫垃圾,环卫工也渐成为高危从业者。
今年2月22日,在潍城区卧龙街与向阳路路口,一名62岁的环卫女工在路边被一辆面包车撞伤。
时隔一天后,24日,在宝通街与庄检路路口,又有一名环卫工人上班时被撞,尽管已治疗四个月,伤者右侧肢体依然活动不利,并丧失了说话能力。
不受年轻人待见
“从业者年龄偏大,像女士基本都超出了退休年龄,确实也没法签合同”,臧廷强说,其实公司为每个环卫工人都入了意外伤害险,当意外发生时,根据实际情况为环卫工人来寻求补偿。至于为何未入其他保险,臧廷强解释,主要是环卫工年龄大,很多条件不符合。然而在采访中,多数环卫工人对于这仅有的意外伤害险也一无所知。
正因为现在环卫工工资低,福利待遇差,从业者也自然多是老年人。同样的,由于环卫工年龄多集中在60岁左右,超过了参加保险的年龄限制,保险入不了,各项待遇差,就更吸引不来年轻人,这就使得环卫工陷入一种循环。“南方城市相对发达,工资待遇相对较好,所以环卫从业者绝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或下岗职工,相比北方城市,这种状况自然就很好的改观了”,臧廷强说。
公共服务业在市场中露出弱点
环卫工的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但为何工资少、福利少?他们的生存现状如何才能得到改善?臧廷强说,潍坊从2005年开始试行招标保洁公司,由中标企业对城区道路进行保洁,并于2007年正式开始市场化运作。保洁公司中标后,政府直接拨款给中标企业,再由企业招聘环卫工人,并为他们发放工资。
在市场化运作下,多数投标公司怕中不了标,将价格压低。这样一来,中标企业以相对低的价格拿下项目后,除去保洁车辆、油费等基本费用后,平摊给环卫工的工资自然就比较少。
众所周知,环卫工靠着自己的劳动为城市环境的美化立下“汗马功劳”.而他们所从事的也正是一项公共服务行业。既然如此,当人们将越来越多关注投向环卫工时,环卫工立下的“汗马功劳”换来的绝不应该仅仅是闪现在媒体上的赞美。例如,环卫工人节一时的曝光后,环卫工的生活又恢复了低工资、无保障的现实。
既然如此,当把这项公共服务行业交由市场这只大手来调控时,必然会有更多弱点在市场调节下凸显。政府在市场招标时应更多的站在环卫工的角度去考虑,适当设立招标下限,从而推动环卫工生存环境的改善。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