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7月18日菏泽讯 (通讯员 齐媛)据山东广播电视台《直播山东》栏目报道,日常生活中,为了省钱或省事,不少市民会用矿泉水瓶或饮料瓶装水以及食用油、醋、酒等,觉得这样既环保、又节约。殊不知,一些瓶子反复使用会危及健康。
炎炎夏日,许多市民外出时会用喝过的矿泉水瓶或饮料瓶做水杯。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用饮料瓶装水不容易损坏也便于携带,她经常让女儿用这种瓶子带水,不过在装热水时,有时候也会闻到一股奇怪的味道,但看到其他家长也让孩子用这种瓶子装水,她觉得问题应该不大。
在菏泽城区的许多小吃摊上、烧烤摊上,用矿泉水瓶、饮料瓶来装油、盐、酱、醋等调味品的情况也是比比皆是。在一家卖煎饼的小吃摊前,摆放着3个矿泉水瓶,里面分别盛放着芝麻油、醋和盐。摊主说,这些瓶子以前都是用来盛喝的东西的,现在放调料不会有什么不安全的问题。
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菏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塑料瓶底,一般有三角形标识,是由三个箭头组成的,意思是"可回收再生利用",而并非"可重复使用"。目前市场上的矿泉水瓶和饮料瓶等原材料符合食品级原料,在低温条件下短期使用不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物质,但如果往里面冲热水,高温会使塑料中的有害物质溶出进入水中。另外,因为很多塑料制品在制作过程中都要添加各种助剂,如果反复使用这种水瓶,在长期不确定性的外部状态下,容易使塑料瓶内一些有害物质析出。除此之外,反复使用矿泉水瓶或饮料瓶,容易滋生大量细菌,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