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驾驶车辆自东往西行驶,从前方看不到安装在交通指示牌西侧的摄像头。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刘彪 摄□本报记者 刘彪 见习记者 熊苗
从济南走220国道到滨州,需要经过滨博高速桥下,这里暗藏着14个摄像头,不容易被发现,有济南市民曾经被拍超速8次却浑然不知。17日,本报报道此事后引起关注,很多市民纷纷拨打本报“电子眼热线”,反映道路上的隐蔽摄像头,提醒大家开车注意。市民杨先生就是很典型的一例。他反映,在文化东路和燕子山路交叉口附近有两个摄像头,躲在交通指示牌后面,不易察觉,他曾经被连拍3次违章却不知情。
【车主经历】
以前没警示牌,曾10天被罚3次
记者在文化东路和燕子山路交叉口附近见到了杨先生,他拿着山东省公安交通管理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总共3份,被处罚时间分别为2011年11月5日、12日和14日。“10天内被罚了3次,这段时间真够背的。”杨先生说。
谈及3次违章的原因,杨先生说:“这个地方的摄像头太隐蔽了,就躲在大型交通指示牌后面,自东往西行驶,根本看不见。我也是知道被处罚之后,特意来看了看,才发现牌子后面有摄像头的。”
事实上,尽管两个摄像头比较隐蔽,但在前方一两百米处,还是有一个“前方交通违法录像取证”警示牌的。一些人认为,杨先生被罚只能怨自己,谁让他没看见警示牌呢?对此,杨先生反驳说:“这个警示牌是一个多月前刚安装上去的,以前根本没有,这一点我记得很清楚。要不是我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交警也不会安装。”
【市民建议】
重新设计,让摄像头显眼些
杨先生认为,在道路上安装“电子眼”摄像头的作用无非有两个:一个是警示司机,不要违章驾驶;另一个是记录违章行为,对违规者作出处罚。“第一个作用应该是主要的,第二个是次要的。”杨先生说,然而现在,摄像头安装得很隐蔽,警示作用就被淡化了,成为单纯为违章处罚取证的工具。
在文化东路和燕子山路交叉口附近,记者采访了一些路过的私家车车主,他们认为,应该让这个摄像头更显眼一些,方法有很多,可以把摄像头安装在交通指示牌边框附近,上下左右都可以,只要不是后面,能让司机看见就行。杨先生则建议把交通指示牌和摄像头拉开一段距离,哪怕两者仅相距50米,能让司机看见就行。“再一个,这个路段的双黄线和停车线设计也不合理。”杨先生说,这两条线垂直相接,司机左转弯时,车尾很容易压到黄线被拍,他的3次被罚有两次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建议把停车线和双黄线分开,两者相距1米左右,这样车辆在拐弯时,后车轮就不会再压到双黄线了。
就车主反映的一些问题和提出的建议,记者联系到济南市历下区交警大队指挥中心,相关人士表示,这个问题得与宣传科取得联系。记者表示希望与主管道路警示牌、摄像头安装的部门取得联系,这位人士表示,“我们有工作纪律”。
【现场探访】
摄像头躲在大型交通指示牌后面
17日中午,记者从燕山立交桥附近出发,顺着文化东路北侧自东向西徒步前行,一路上发现几个摄像头都非常明显。快到燕子山路时,记者马上提起精神,寻找杨先生所说的那个隐蔽摄像头,结果直到穿过文化东路和燕子山路交叉口,记者也没有发现一个摄像头。
就在记者准备打电话给杨先生时,身后的刺耳喇叭声让记者不由自主地回过头去,结果发现两个摄像头就被安装在十字路口一个大牌子的正前方,两者距离不足半米。
记者又回去开车体验了一番,自东往西行驶,快到交叉口时根本看不到摄像头,经过道路上方的交通指示牌(记者注:该牌子与前述大牌子是同一个,朝东的一面指示道路交通,朝西的一面写着“安全在你脚下,生命在你手中”)后必须得回头看,才能看到这两个摄像头。
本报开通“电子眼热线”
日常开车出行,有时可能因为一些交通设施安装设计不太合理而导致拥堵,或者使您多次被抓拍违章,承受罚款、扣分之痛……
近期,本报将持续关注“电子眼”方面的问题,如果您遇到哪个路段的交通标识设计安装不是很合理,都可以拨打本报热线0531-82886571反映。本报将选取有代表性的意见和有建设性的建议反映给有关部门,同时也提醒更多司机师傅注意。
车多路窄单行线颇多车辆违规逆行
上新街口缺个“电子眼”
“上新街是单行线,车多路窄,违规逆行车辆很多,能不能在路口设置个监控摄像头呢?”市民王先生致电本报建议。17日,记者来到位于齐鲁医院西侧的上新街与文化西路交叉口,文化西路西段为自东向西单行,上新街为自南向北单行。
记者看到,该处路口车流量密集,不时有自北向南的违章车辆从上新街街口驶出,有的车辆右拐,汇入文化西路上自东向西的车流中,有的车辆直行,与按规定自南向北行驶的车辆错身而过,驶入上新街对面的青年西路。记者粗略估算了一下,5分钟内,就有18辆车违章逆行。10:30左右,由于逆行车辆过多,正常驶入上新街的车辆甚至被堵在了街口,交通一度中断。
“这里几乎天天都会堵车。”司机邢先生告诉记者,不少车辆为了抄近道到齐鲁医院,经常自北向南穿行上新街。上新街本身只有四五米宽,街道两旁还经常停着很多车,车辆双向行驶,不仅容易堵车,还会给交通安全带来很大隐患。“上新街从南往北走是下坡路,坡很陡,车辆开过来时速度也比较快,路又窄,很容易撞上违章逆行的车辆。”
记者注意到,文化西路西段与上新街同为单行线,但在记者观察的两个小时内,所有车都是按规定自东向西行驶,没有一辆车违规逆行。记者多方寻找,发现在文化西路与上新街交叉口西北角处,信号灯旁边安装有一个摄像头,镜头朝西,如果有车辆逆向行驶,经过该路口时就会被抓拍到。
然而,上新街街口却没有这样的抓拍设备。“如果在街口安上‘电子眼’监督,上新街也应该会像文化西路一样,基本没有车辆敢违规行驶。”王先生说。
据了解,上新街是两个多月前才成为单行线的,目的是为了盘活四面交通,解决齐鲁医院附近拥堵的困境。“改为单行线后,拥堵的情况好了一些,但逆行车辆很多,还是设个摄像头监督比较好。”市民李女士建议。 (见习记者李奇宏)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