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司马镇薛洼新型农村社区开工建设。薛洼社区是该镇建设的第三个试点社区。该社区规划占地100亩,预计投资3000万元,将集中安置全村299户1060人,置换土地135亩。
近年来,司马镇积极响应上级建设新农村的号召,利用土地增减挂钩的优惠政策,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紧盯目标,务实重干,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尊重民意。该镇党委、政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把群众利益摆在工作出发点的最前面,把群众群众满意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创造性地把旧村改造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机地结合,摸索出了一条拆建并举、集约用地、同步安置的新路子。在总结汲取韩杨社区、司马社区一期建设经验、群众体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新薛洼社区——“四+一”模式,即:坚持新颖别致、安全实用原则,设计为四层楼房,考虑到小区居民为农民,为每一户在底层配置一处多功能住所和院落,可居住,也能用于存放农机器具、生活用具和粮食作物,让农民真正“像城里人一样生活”。
创新体制。实行“项目+支部”体制,把党支部与项目指挥部合二为一,支部在一线指挥、成员在一线工作、成效在一线体现,实现了人性化拆迁、依法拆迁、和谐拆迁、顺利回迁。司马社区一期在7小时内102户居民、64户商业门面房全部签订拆迁协议,8天后拆迁完毕;在韩杨社区一期项目中,182户仅3天就拆迁完毕,完成对160亩土地的复垦。
和谐拆迁。在社区建设拆迁安置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满感情做工作,换位思考想问题”,将人性化拆迁理念贯穿于整个拆迁过程中。对群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讲解优惠政策,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效益帐,最终达成共识。薛洼社区二期工程项目区内近200户居民全部完成了和谐搬迁,在一天内就全部签订了协议,三天之内全部拆除完毕。目前已建设完成韩杨社区5层高楼房8栋,老年公寓56套;司马社区一期6栋住宅楼,2栋商住一体楼,3栋商业门市楼,并全部实现顺利入住。
提升效益。该镇在用好用活上级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方面狠下功夫,努力构建农村社区建设与土地整治挖潜相结合的良性循环体系。做到边建设边拆旧复垦,探索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土地整治挖潜相结合的路子。韩杨社区实现回迁312户,节约土地230.7亩,群众已在复垦后的土地上培植了有机葡萄、有机山药、无公害莲藕等绿色蔬果,已于今年6月份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薛洼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二期工程174户,该项目产生挂钩周转指标80多亩,社区建成后置换出的土地用于建设花卉苗木基地,可解决社区200余名劳动力就业问题。(曹玉慧)
张清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