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下午,越河街道武胜桥社市中区会议室里时时传来雷鸣般的掌声,82岁的范继温老人精神抖擞地讲述着党的光辉历史,坐在下面的70多位居民群众听得津津有味。这是武胜桥社市中区第三网格开展“社市中区讲坛”的一个场景。今年以来,市中区在越河街道试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网格活动,积极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辖市中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实施网格化管理,开展精细式服务 行走在越河街道的大街小巷,经常会遇见身带胸牌的社市中区服务人员到居民家中嘘寒问暖;一排排整洁的居民楼上随处可见整齐划一的网格示意图,图上公布着网格服务范围,网格长姓名、电话和服务小组联系方式。“现在我们办事可方便了,有事直接找网格长,一个电话、见一个人就解决所有的事”,来鹤小市中区6号楼的居民陈贵福拿着网格民情联系卡高兴地告诉记者。 今年年初,越河街道在辖市中区内开展了 “网格化定位、信息化管理、多元化服务、常态化保障”的社市中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每个社市中区按约300户,1000人左右的规模设置1个网格,7个社市中区共划分了28个网格。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市中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和楼宇党小组4级党组织格局。每个网格由社市中区“两委”成员任党支部书记兼网格长,街道干部任网格“第一书记”。以街居干部为骨干,吸纳辖市中区单位、居民代表、热心党员、社市中区志愿者等全面参与,各网格组建了议事小组、管理服务小组和评议小组。越河街道积极引导街居干部量化服务目标责任,从室内走向室外,变被动为主动,把管理与服务结合起来,扎实开展社会管理工作,进而不断提升百姓的居住安全感和生活满意度。 古路沟社市中区党委书记尹杰说,实行“网格化管理”,在每一个网格上,治安防范、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出租房屋、特殊群体、环境卫生、占道经营等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全部捆绑在一起,网格人员一岗多职、多重服务。 利用信息化管理,进行立体式服务 14日上午,记者在竹竿巷社市中区遇到了前来办理“金秋爱心助学”业务的一位张姓家长,社市中区工作者王莉就问了一下他的家庭住址,便在社市中区网格信息平台中的三维立体图上对应的网格楼宇找到了该住户,点击后,张先生的身份证号、个人照片、家庭成员信息、工作单位、家庭收入情况等信息全部显示出来,核实符合条件后,几分钟的时间,工作人员就为张先生打印出了平台自动生成的助学申请表,同时录入了系统中办理该项业务的名单里。“通过信息平台,我们可以随时调出网格内任何一个地点、任何一个楼层、任何一位居民的信息;还可以设定条件轻松查阅,例如,在办理养老保险业务时,就可以调出网格内65岁以上所有老人的信息;平时开具证明信、办理低保等各类业务都会在信息平台上留存显示,为下次办理提供了参考,可方便啦!”和平街社市中区主任沙同篪高兴地说。 充分整合资源,采取组团式服务 各网格组建了功能型服务队伍,丰富了市民文明巡访团、社市中区老党员的活动内容,积极引导教育、法律、卫生及社会组织进社市中区,社市中区居民在第一时间就能享受到买菜、修车、修鞋、文化健身、卫生服务等服务内容,探索形成社市中区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志愿服务、政府购买公益服务和居民自助互助服务相结合的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各网格员组团式服务,真正成为社会管理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治安防范的“安全员”、重点群体的“服务员”。各网格还运用“社市中区大舞台”、“居民议事厅”、“社市中区论坛”、“网格开放日”等多种形式,有效培育居民的社市中区归属感、认同感和现代社市中区意识,形成了和谐社市中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在走访来鹤小市中区1、2号居民楼的时候,发现分别有15户、72户居民没有及时安装煤气,网格负责人了解后立即联系煤气公司进行协调解决······ “现在楼道干净了、小市中区道路修好了、路灯亮了,百姓办事更方便了!这真是党给老百姓带来方便、带来实惠的好政策啊!”网格化管理服务的推进得到了社市中区居民的普遍欢迎。
相关阅读
居民楼里惊现黄蛇!看济宁民警如何将它擒获
济宁这些县市区将延长供暖 居民无需缴纳额外费用
政策解读 | 济宁市阶段性降低非居民天然气价格 支持企业复工复
济宁城区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下调 不高于2.78元/立方米
线上采购 统一配送——济宁全力保障居民“菜篮子”
济宁市邮政管理局成立疫情期间生活物资配送突击队,保障居民“菜
济宁市直机关党员先锋队第94分队:倾情服务居民 筑牢疫情防线
战疫 济宁在行动|多招并用守护居民“菜篮子”